要不要救楼市?竟然成了最近网上热议的一个话题。
答案是毋庸置疑的。笔者个人认为,楼市不仅要救,而且是必须要救。因为,房地产行业作为国家经济支柱产业,牵涉到的上下游产业链太长了,而且关系到很多个家家庭的饭碗问题。可以说,楼市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已然成为一个民生问题了。
因此,楼市必须要救。但是,我们如何救楼市呢?
2021年12月23日,笔者在头条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信心比黄金还重要!你对房地产行业还有信心吗?》。在这篇文章中,笔者指出”可以说,现在房地产来到了信心比黄金还要重要的阶段“。
我们为什么要提高人们对房地产行业的信心呢?在这篇文章中,笔者认为,如果房地产行业缺乏信心,会导致三个方面结果:
1、房企投资拿地会放缓,甚至会停止拿地。
2、房屋消费群体会犹豫,在房价下跌的过程中,甚至会停止消费。
3、当房企(主要为民营房企)停止投资拿地后,城市化建设的过程中,少了社会资金这一重要推动力量的参与,可能会导致城市化建设过程中的速度放缓。
时间来到2023年7月份,过去的一年半时间,已经导致前面两种结果出现,也就是笔者所担心的前两种情况已经出现了。至于人们对房地产行业信心的下降,是否会影响城市化建设的速度,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因此,笔者个人认为,救楼市首要的就是救信心!那么我们该如何拯救人们对房地产行业的信心呢?这个要具体的问题具体分析,针对导致人们对房地产行业失去信心的具体原因进行对症下药。
首先,房企对房地产行业失去信心,原因之一就是手中没钱;原因之二就是预售或者造好的房子卖不出去。
针对第一个原因,笔者个人认为还是要对房地产行业输血,让房企能够把卖出去的房子交付到购房人手中,把未售的房子造好,能够进行变现。
如果不对房地产行业输血,保交楼就会是一句空话。
当然对房地产行业输血,需要解除金融机构的担心:如果我贷款出去的钱,收不回来了,谁来承责?这种担心是非常合理的。因此,要解除这种担心,可能就需要对金融机构特殊时期的贷款行为特殊处理了。
比如股权让与担保,比如债转股等等等等,让金融机构能够放心对房地产输血。
其次,预售或者造好的房子卖不出去,大部分都是购房者对房地产行业的信心不足了。他们担心预售会停工、烂尾;即使房子造好了,他们也担心房地产下跌对自己造成损失。因此,针对房企信心不足的第二个原因,以及购房者对房地产行业的信心不足的原因,笔者个人建议:
1、坚定不移推进“保交楼”!这不仅仅是一个经济的问题,也是民生的问题。甚至可以说,老百姓能否恢复对房地产行业的信心,就看我们“保交楼”能不能成功了。
而“保交楼”失败,是房地产行业参与者任何一方,都不能承受的。
2、坚定不移执行“降价政策”,即降价不得超过该房屋备案价的15%。这个“降价政策”在很多地方都在执行,但是仅限于一手房,而在二手房领域,似乎不受限。
二手房往往是一手房价格的风向标。因此,笔者更倾向于将二手房也纳入到“降价政策”的调控中来。
有人可能会骂,房企都活不下去了,你还建议不让降价?
这里其实就有一个两难选择:你到底是让一部分房企活下去重要?还是让老百姓对房地产行业的信心恢复重要?
如果老百姓对房地产行业的信心崩塌了,房企还能够活下去吗?
因此,在这个两难选择中,笔者个人建议,还是要选择恢复老百姓对房地产行业的信心。
友友对此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