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又名“爱智慧”。
其实,哲学并不遥远,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人人也都有哲学的悟性,只是挖掘深浅的问题。
看电影学哲学,是一个简单易行的的切入点。你瞧:
《深夜食堂》在谈“伊壁鸠鲁主义”。
《让子弹飞》让你明白“举证责任分配”。
《肖申克的救赎》让你思考“可能的世界”。
原来,之前的我看电影是如此的肤浅,只是凑了个热闹。
现在,得益于这本小书,我的腿开始迈进了哲学的世界。
20个夜晚(章节),4大主题(论证、未来、社会、人生),作者徐英瑾(复旦大学哲学教授)带领我们在电影中看到故事本质,学会反思,学会对自己的某种人生观点,进行更系统的辩护或者驳斥,深刻地了解自己为何选择这样的人生道路,或理解为何有些人生选择是错误的。
简而言之,理性思考,找到人生的根基,安顿心灵。让每个人都能在不确定的世界中乘风破浪。
《间谍之桥》给予的启示是,合作双方如何走出“囚徒困境”,寻求双赢之道,做出理性的决策。
作者通过《秋刀鱼之味》,与我们探讨了“为啥催婚是长辈刻在基因里的需求?”
人至暮年,常会思考:离开这个世界,我能留下些什么?
思想家、艺术家会留下作品让世界记住自己。普通大众,则认为留下子嗣是个体对抗死亡恐惧的最佳方法。
一方面让基因延续,一方面使文化得以传承。人的本性就是,想让自己的一切都得到继承。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这是一种宇宙意志。英国生物学家道金斯则认为这是因为“自私的基因”在驱动。
《金牌制作人》讲述着命运,就是带着必然性外观的一系列偶然性的组合。承受这种偶然性就是人类必须要担负的使命。这部电影是日本哲学家九鬼周造“偶然性”哲学的形象化表达。
此外,“他人即地狱”“向死而生”“自我的本质”“抽象性人格”“言外之力”……这些早已耳熟能详的哲学词汇,作者也都通过电影进行了妙趣横生、抽丝剥茧地讲解,让人获益匪浅。
将哲学从“天上”拉到“地上”,引导我们与日常生活融会贯通,增长智慧,是这本书的主旨。
而将自己塑造成“自知之明”的人,知道自己是谁?来自哪儿?又将到哪儿去?是一个人必须具有哲学式思辨力才能追寻到的人生答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