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全省乡村振兴大会在成都召开。
乡村振兴战略如何落地落实?地质工作应该如何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精准对接、深入融入各级党委和政府中心工作?
一是进一步强化基础科研,创造科学价值,奉献社会;二是进一步加强转化应用,策划项目,创造经济价值;三是强化技术集成,实现互联互通,优化流程提升效率,提高效益(包括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
例如,如何运用科技地矿、绿色地矿、智慧地矿理念做好食品卫生工作。
大家都知道,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构建起人体结构和维护着人体功能的元素,作为能量的载体,伴着食物和水,随人体的代谢迁移和富集。人想吃什么,应该吃什么,如何正确地吃,由人的体质和欲求决定,靠医学数据说话。需要身体检查,需要保健引领,需要营养指导。
医学数据解决人应该吃什么的问题。
根据人的身体状况和欲求正确地选择食物。安全科学的食物源于安全种植、安全养殖。对生产、收获、运输、储存进行全过程监控记录,形成数据,保证产品质量和品质,形成安全生产流通数据。
地为粮之母,粮为地之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养一方生物。不同的作物吸收土壤中的元素具有选择性,如同人对食物的喜好一样。应该吸收土壤中的何种有益元素、避开何种有害元素,需要选择作物,需要改进生产工艺流程。
而一些有害元素则需要完全避开,就需要对土壤进行修复处理。
修复土壤,首先要搞清楚有害元素的来源:来自空气(大气降尘),水,还是岩石母质风化?是人为污染还是自然迁移富集?
这就必须由地球科学来准确回答。需要地质数据。
将医学数据、生产流通数据、地质数据整合到一起,进行可视、适时、精准整合,就可以根据人的体质和欲求进行点菜,点对身体健康恰当的菜,此菜产自何时、何地、生长过程和状态如何(回顾)等。人体通过食物,精准地从土壤中获取正确、恰当的有益元素。
精准吃菜,近在咫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