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给我们一种触手可及的感觉。各种伤感的事件让人不禁想到如果不是那样该多好的感叹。最大的一个假设就是如果清兵不入关会怎么样。于是再把这场大变革细节放大,范文程,走入视野,有人惊呼,如果没有他,历史也许会不一样。
范文程生于明万历年,在明朝取得科举功名却未录用。他仕途失意,更看透了明王朝的腐朽,他想要施展自己改变社会的抱负,却没有人生的舞台。这时,关外清朝迅速发展,范文程看到了机会,归顺了清朝,帮助清朝建立类汉民族制度,在清兵入关,建立满清王朝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也就是说,范文程是清王朝早期重臣,功臣。
然而,范文程却并未被世人称领,却往往以汉奸之名冠之,与吴三桂等同。其实这对于范文程是不公的。
首先,清王朝在我国历史上是被承认的。无论从现在观点来看还是从当时观点来看,清王朝在入关前己被部分汉人所接受,清朝和朋王朝有相互往来,并且清曾臣服于明,从而可视为明的一部。入关后,清承明制,在国家社会治理上,几乎全部继承学习了明朝制度文化,大量汉人做官,直至朝庭重臣。清朝从法律上规定了满汉平等。这也让汉人尤其文人阶层认同。
其次,清朝继承了汉文化。清朝以儒学为主,推崇汉文化,教育汉文化,遵守汉文化民俗,敬仰汉民族英雄,尊重汉民族历史。这一切,主观上为了维护自己统制,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融合,为多民族国家发展做出了页献。
第三,清朝入关,让中国边境地区少数民族认同感明显提升。汉族统治的王朝,少数民族与汉民族冲突很多,而清王朝时期却比较平稳。这与清朝统治者自已也是少数民族有很大关系。也使中国版国扩大并相
第四,把清朝当做外族有一定历史局限。前面说过,清曾臣服于明。而历史上,也有少数民族入住中原建立政权的例证。所以,以外族入侵来看待清朝入关有一定历史局限。同时,强调清兵杀汉人,是一种概念混乱。任何一次王朝更迭,免不了战争,清兵杀汉人,也是王朝更迭中的战争。当然,至于屠杀平民,任何时候都应反对。
故而,作为明王朝取代人,清朝不应被看做异类,它同别的王朝更迭几乎没有质的区别。而推动这一进程的范文程敢于顺应时势,冒天下之险,应当视之为英雄。
范文程与吴三桂不同。范文程是在搞建设,在做促进民族团结的事,而吴三桂是民搞破坏,在做挑起民族仇恨的事。另外,从人格上说,范没有屈服于清朝,反而敢于反对,具有文人气节。而吴则屈服于清,为一己私利,失却武将应有的骨气,而后来他再次反清进一步印证了人格的卑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