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为一个有能力的人所必需的“七项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
1.对个人能力的感知力一一“我能行。”
2.对自己在重要关系中的价值的感知力一﹣“我的贡献有价值,大家确实需要我。”
3.对自己在生活中的力量或影响的感知力﹣“我能够影响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
4.内省能力强:有能力理解个人的情緒,并能利用这种理解做到自律以及自我控制。
5.人际沟通能力强:善于与他人合作,并在沟通、协作、协商、分享、共情和倾听的基础上建立友谊。
6.整体把握能力强:以有贡任感、适应力、灵活性和正直的本度来对待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限制以及行为后果
7.判断能カ强;运用智芯,根据适宜的价值观来评估局面。
正面管教型父母或老师的态度:我们一起来制订对双方有利的规则。我们还要共同决定在遇到问题时对大家都有益的解决方案。当我必需独自作出决断时,我会坚定而和善,维护你的尊严,给予你尊重。
尽管在第一次使用正面管教方法时,孩子的不良行为或许反而会加剧,但是,你会注意到,在孩子再次出现不良行为之前,会有一段平缓期。当一个孩子体验到自己的操纵策略不起作用之后,他可能会再次试探——只是为了确认一下是否真的不管用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使用正面管教方法,孩子的不良行为的强度将会逐渐减弱,不良行为再次出现之前的平缓期也将会越来越长。
当我们注意维护孩子尊严、尊重孩子并且态度坚定时,孩子很快就会明白,他们的不良行为不会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这会激励他们在保持自尊的情况下改变自己的行为。一旦我们认识到这一点,就会理解孩子的不良行为的短暂加剧与严厉型管教所带来的无休止的权力之争相比,实在算不了什么。
“管教”( discipline )来源于拉丁文 discipulus 或 disciplini ,意思是“真理和原则的追随者”,或“受尊敬的领导人”。孩子们和学生们要成为真理和原则的追随者,他们的动力必须来自于内在的自我控制,也就是说,他们必须学会自律。而不论惩罚还是奖赏,都是来自于外在的控制。
正面管教以相互尊重与合作为基础。正面管教把和善与坚定融合为一体,并以此为基石,在孩子自我控制的基础上,培养孩子的各项人生能力。
对于理解正面管教来说,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就是——孩子们更愿意遵从他们自己参与制订的规则。当孩子们学着做一名对家庭、班级和社会有贡献的成员时,他们就会成为有健康自我概念的高效决策者。这是正面管教要达到的重要的长期效果。这里,我们可以归纳如下:
有效管教的4个标准
1.是否和善与坚定并行?(对孩子尊重和鼓励)
2.是否有助于孩子感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心灵纽带)
3.是否长期有效?(惩罚在短期有效,但有长期的负面效果)
4.是否能教给孩子有价值的社会技能和人生技能,培养孩子的良好品格?(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善于解决问题、敢于承担责任、乐于贡献、愿意合作)
第一条标准——和善与坚定并行——是正面管教的基石。
“和善”意味着既尊重孩子,也尊重自已。娇惯孩于并不是尊重孩子。不让孩子有任何失望也不是尊重孩子,它剥夺了孩子培养“抗挫折力”的机会。用语言表达对孩子感受的理解才是尊重孩子:“我看得出来你很失望(或者生气、心烦等等)。”然后,相信孩子能够经得起挫折并能由此培养出对自己的信心,也是尊重孩子。
我们假设孩子跟你顶嘴。“和善而坚定”的一种处理方式是你走开,到另一间屋里去。哈,我都能听见反驳我的声音:“那不就等于放过他啦?”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你虽然不能迫使别人以尊敬的态度对待你,但你可以自己以尊重的态度对待你自己。走开就是你以尊重的态度对待你自己;而且,这样做也给孩子树立了一个最好的榜样。你总可以在稍后再找孩子谈,这样每个人都有机会让情绪平静下来。心情好了,才能把事情做好。
你稍后可以跟孩子这么说:“宝贝儿,很抱歉你生这么大的气。我尊重你的感受,但不能接受你刚才的做法。今后,每当你不尊重我时,我都会暂时走开一下。我爱你,愿意和你在一起,因此,当你觉得你能够做到尊重我时,就来告诉我,我会很乐意和你一起找出处理你的怒气的其他方法。然后,我们可以把精力集中在找出对你我都尊重的解决办法上。”当你和孩子都平静下来的时候,最好让孩子预先知道你接下来会做什么。
值得强调的是,太多的父母认为在生气时就要解决问题。其实,这是最不适合解决问题的时候。在生气的时候,人们接通的是“原始脑”——其选择只有“战”(争夺权力)或者是“逃”(后撤,并且无法沟通)。我们不可能用“原始脑”作出理性的思考。我们会说些过后就后悔的话。在处理一个问题之前,先让自己冷静下来,直到能够用理性大脑来思考时再解决问题才有意义。这也是我们应该教给孩子的一项重要技能。有时候,“决定你要做什么”(这是你将在第5章里学到的一个好工具)要比试图让孩子去做什么好得多——至少在孩子愿意合作而不再和你较劲之前是如此。所以,要记住:和善等于尊重。
现在让我们来看一下“坚定”。大多数成年人习惯性地认为“坚定”就意味着惩罚、说教或者其他形式的控制。并非如此。当坚定与和善结合在一起时,就意味着对孩子、对你自己以及对当时情形的尊重。
我们以对孩子做出限制为例。大多数父母自己决定制订哪些限制,然后自己承担起实施限制的责任。但是,让我们来想想设立限制的目的是什么。其目的是为了保障孩子的安全,以及为了让孩子适应社会。而当大人以惩罚、说教、控制来实施他们设定的限制时,往往招致孩子的反叛和权力之争。这当然既不能保证孩子的安全,也无法让孩子适应社会。因此,我们必须换种方式,在制订和实施限制时要让孩子参与进来。 让孩子参与讨论(这意味着要让孩子说得比你多,至少是和你说得一样多)为什么限制是重要的、需要什么样的限制以及每个人为实施限制应承担怎样的责任。
当一个孩于违反了限制时,不要惩罚,也不要说教。要继续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孩于。要避免由你来告诉孩子发生了什么事情以及应该怎么办。你最好问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发生了什么事?你觉得原因是什么?你现在打算用什么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你从中学到了什么能避免下次再出现同样的问题?”
这里提个醒:如果孩子习惯了父母的说教和惩罚,他可能会说:“我不知道。”这时,你应该说:“你是一个很会解决问题的人。为什么不想一想呢,半小时以后我们再碰头,看看你想出了什么好办法。”
父母和老师们会习惯性对孩子进行说教,并对孩子提要求。孩子们经常以抵制或反叛作为回应。以下是一些“和善而坚定”的常用语,有助于你避免使用不尊重孩子的话语,并增进孩子们的合作:
等一下就轮到你啦。
我知道你能换一种尊重人的说法。
我很在乎你,会等到我们能相互尊重时再继续谈。
我知道你能想出一个好办法。
要做,不要说。(例如,平静地默默握住孩子的手,向孩子演示该怎么做。)
我们待会儿再说这件事。现在应该上车了。
(当孩子在商店发脾气时)“我们现在要离开商店,待会儿(或明天)再来。”
第一章回顾
正面管教工具
1.废除惩罚
2.废除娇纵
3.和善而坚定
4.给孩子培养“七项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的机会
5.当心是什么在起作用(惩罚带来长期负面的效果)
6.放弃荒诞的观念一“若想让孩子做得好就要先让他感觉”
7.让孩子参与到设立限制中来
8.问启发式的问题
9.使用和善而坚定的话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