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不喜欢思考,就越是喜欢读书”
今日在刷简书文章时看到了这句话,笔者写文说无法理解这句话的逻辑,因而拿出来大家讨论,我也来表达一下自己的看法。
我想在这句的后面补充一句,大家细品。
“越是喜欢思考,就越是喜欢读书”。
第一句话反过来想,便能一目了然。因为大家都知道,读书后的思考是比较累的,越是喜欢思考,就会觉得读书越难,越不想读,而这只是阅读结果中的一条路而已,走什么路需看阅读者自己的选择。
简单的接受书里的看法和内容比较简单,而根据自己的经验去判断书里的内容,应用到生活中则是比较难的。
读书是输入,但若是过眼就忘了,便成了这句话的前半句,不思考。在有关大脑的研究中有个理论:大脑喜欢做能够自动驾驶的事情,若是需要大脑运转思考,人就会觉得吃力。如果把读书当做普通的事情做,不思考自己阅读的内容,便是在做“自动驾驶”,那大脑不觉得吃力,就会越做越喜欢,越做越上瘾。
对应的,如何让大脑喜欢学习,也可以利用这个“上瘾”的原则,微小积累,一点点的改变,使得每次读书都读的比自己水平高一点点,如果是自己看得懂的书,尽可能的少读或不读。读完书思考,这本书有什么内容是值得自己学习和使用在生活中的,如此虽然很累,但也会在这个过程中发现很多好玩有意思的事情,阅读则有了结果,还会被阅读者越来越喜欢。
希望大家能在思考中阅读,虽然辛苦,但依旧能体会个中乐趣,从而真正喜欢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