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传记有很多版本,我们介绍的这本《梵高传》,无情地打破了其他传记塑造的梵高浪漫的形象,披露了一个性格古怪孤僻、举止笨拙的梵高,他基本没朋友,常年与妓女交往,书中还指出他很有可能不是自杀的。
这个形象尽管看起来有点难以接受,但是必须承认,本书的梵高形象比以往任何一本都更加真实,《伦敦星期日泰晤士报》评价这本梵高传是“里程碑式的,比以往任何版本都要全面充分得多”。为什么这么说呢?主要有两个理由。第一、这本《梵高传》取材于几千封书信和大量的文献。除了两个作者,还有20多位梵高研究专家参与了幕后创作,还专门开发了一种软件,用来解析大量的数据信息,这就使它内容更加真实可靠。第二、本书行文理性,虽然加入了一些作者的分析和推测,但基本上都是用事实说话,不多加感情渲染。
所以,今天要介绍的这本传记,也许更接近那个真实的梵高。
为了全面地展示这个真实的梵高,本书主要从艺术家的成长、艺术道路发展和死亡这三个阶段入手,回答了三个梵高谜题,全面解读了这位伟大艺术家的谜之人生。
第一个阶段,梵高是怎么从一个殷实人家的长子落到贫困阶层的?
第一个原因就是性格。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梵高父母严格而刻板的家庭教育,部分程度上造成了梵高孤僻古怪、敏感易怒的性格,他经常无缘无故挑起争吵,人际交往能力特别差。
第二个原因是家族遗传的精神疾病。有证据表明,梵高父母双方的家族中有好几个精神病患者和自杀身亡者,梵高生命最后几年,精神病两三个月就发作一次。梵高的狂热和敏感并不仅仅是艺术家的多愁善感,也有精神疾病的影响。
所以,这样的性格和精神状态造成梵高在上层社会完全无法适应和立足。青少年时期,他的学业和职业全部失败,这使得本就孤僻的梵高更加远离了他的家庭和阶层,落到了底层社会。
迷茫中他偶然地捡起了画笔,用画画来打发时间,这年他已经28岁了,无心插柳之举,却造就了一代艺术大师。
第二个问题,梵高的作品到底好在哪里?
梵高人生的第二个阶段,从28岁到37岁这十年,在艺术上开辟了一条前无古人的道路,他打破传统,用匪夷所思的色彩与变形扭曲的形象来表达他的激情,被称为后印象派的先驱,这也是他能成为划时代的艺术家的主要原因。我们通过他的三幅代表作,《吃土豆的人》、《向日葵》和《星夜》的诞生过程来看他的艺术成就。
第一幅作品《吃土豆的人》是梵高在荷兰时代的早期代表作,这一时期梵高沉浸在为底层农民作画中,他一直在努力寻找比黑色更深沉的颜色,来表现工人和农民艰难肮脏的生活状况,整体风格厚重暗沉。《吃土豆的人》的画面看起来很粗糙,透视比例也不准确,但这正是农民的生活,他们生活在黑暗压抑中,卑微肮脏,却逆来顺受,只求劳动完一天后,能吃几个土豆做晚餐。这幅画全面展现了梵高当时的艺术观:画的像不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艺术家必须在作品中表达自己的情感。正是这一点不一样的尝试,让梵高往伟大艺术家的道路上踏上了第一步。
第二幅代表是我们熟悉的《向日葵》系列。这是梵高在法国时期的作品,这一时期梵高在用色上受到了印象派的影响,调色板比荷兰鲜亮了很多。但在整个画面的表现上,又不同于印象派,梵高更大胆地把透视、比例、形状都做了变形和扭曲,用来表达自己内心强烈的情绪。在《向日葵》系列中,梵高画枯萎的向日葵,放大每一个花瓣枯死的细节,他也画鲜艳怒放的向日葵,每一朵都有亮黄色花瓣和耀眼的种子,像一个燃烧的小太阳。梵高这种独特的绘画语言,被认为是艺术史上一项举足轻重的突破。
但依照当时艺术界的审美标准,梵高的画一点都不像,一点都不精致,也一点都不美。梵高在巴黎依旧是四处碰壁。两年后,他去了法国南部小镇阿尔,在阿尔到达了创作上的高峰。但也是在阿尔,梵高的精神状态每况愈下,终于发生了著名的割耳事件,精神病彻底爆发了。
第三幅代表作《星夜》就是梵高在精神病院创作的。在这幅画里,36岁的梵高给我们展现了一个高度夸张变形的星空画面,它们翻卷涌动,好像是一个个庞大的漩涡,几乎要爆炸,也许这正是梵高的幻觉和内心挣扎的体现。本书认为这也许是梵高大脑中的非正常神经元的“爆炸”,动摇了掌管意识和认知的神经基础,他看到的世界不对劲了,死亡仿佛不远了。
最后一个谜题,梵高到底是不是自杀的?
这本书用大量证据表明,他的死很可能是意外中枪,并不是自杀。
割耳事件后,梵高的精神病彻底大爆发,但是他依然坚持在发病间歇继续画画,还离开了精神病院,于是死亡突然降临。1890年7月27日,梵高在奥维尔乡间作画时中枪了。由于伤口致命,医治无效,离开人世,时年37岁半。
关于梵高之死,传统上都认为是开枪自杀。但本书至少提出了4点疑问,从子弹在体内的路线、枪支消失、没有遗书、当地有人指出有嫌疑人这几个方面,有力地质疑了梵高自杀说,提出了意外中枪的说法。
梵高的故事结束了,你可能渐渐喜欢上了这个性格更加复杂丰满的梵高形象,这个梵高更像是一个真实的普通人,他是一个艺术上的天使,但是从生活角度上说,他确实如译者所说更像是一个灾难性的“黑天使”。当我们听完这个关于梵高的故事后,我们不如再次打开梵高的画作,仔细看看那几朵灿烂怒放的向日葵,去感受他生命中的热情和挣扎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