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附中高三三模考题
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人的情况和树相同,他愈想开向高处和明亮处,它的根愈要向下,向泥土,向黑暗处,向深处,向恶——千万不要忘记。
人与“超人”
上帝死了,“超人”也不好当,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弄明白“人的情况”也未必轻松。
幸好,我们还有尼采那瑰丽的比喻作为指引。
高处和明亮处,是什么?是学业的辉煌?事业的成就?这些虽然扎实但多少觉得有点庸俗的东西,能不能成为尼采的追求?那么,纯洁无暇的灵魂或是至真至美的善?这或许是真正的“高”和“明亮”,但却又过于遥远。
所以,人的目标首先不是到达,而是“想”,我们想要开向高处和明亮处,且无论那里是什么——也许尼采正是希望每个人自己去找到自己的“高”与“明亮”——人首先必须要“想”。
因为“想”是最初的动力,是最本真的渴求。它规定了人性本善,揭示了我们作为人的原始意义。无论我们是假想了一个超越一切客观的纯粹理性的“高”,还是我们将人的实实在在的生活和社会性描述为“明亮”,还是仅仅为了一个近在眼前的平庸目标,我们首先都要去“想”。有了“想”才会有行动,有追索。
于是,我们又要问,人该如何去行动,又如何去“想”呢?
尼采的回答就是,得象树一样。
“下”面有什么?泥土里是什么?请注意,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养料和水,不是动人的故事或者诚恳的教诲,那里没有任何正义的素材。那里只有“黑暗”,深处的“黑暗”是“恶”,是与“明亮”截然相反的东西。也许正是因为这无奈而又令人恐惧的事实,尼采才特意郑重地提醒我们,“不要忘记”。
但“不要忘记”不等于人就可以退缩,如果我们承认自己还是一个敢于“想”,敢于追求“高”与“明亮”的本真意义上的人,那我们就必须将自己的“想”植根于黑暗的深处,勇敢地迎向恶。
尼采要我们不忘的是,人一切追索的根本方式,就是对于黑暗与恶的批判,不入红尘,又如何看破红尘?人深入到社会与自身的肮脏与邪恶之中,满身污秽,遍体鳞伤,却依旧心向“明亮”,灵魂火热。试看那些空前绝后的人物,哪一个不是从对于“黑暗”的深层批判中获取力量的?居里夫人藐视一切因自己的美貌而招致的世俗的仰慕,杨绛血淋淋地将自己的定义为一个“多吃多占”的人,鲁迅则用锐利的笔锋,无情地压榨出自身的“小”来。
“超人”并不是那在无比雄伟的“高处”散发出类似上帝般光辉与“明亮”的东西。恰恰相反,它的根比任何人都更深,都更勇敢地面对着黑暗与恶。
钓鱼台国宾馆后记
本文的构思曾经面临两种选择,第一种是将尼采的后半句作为重点来阐发,而略写前半句。因为黑暗与恶是很容易分类的,比如分为“社会的”与“个人”的。课本中的例证也非常充分。这样的话文章就展现出一种总分的形式。
另一种就是现在这样,文章表现为一种层进的形式,这似乎更符合应试作文的需要。
例证的使用,仍然秉持从课本中找的原则,哪怕是居里夫人这种大俗套,只要造句得当,一样可以显得不俗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