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社会工作项目进行督导与评估过程中,必须阅读社工的文书及进行互动交流,从而了解大家的服务推进情况和服务质量。许多时候都会发现社工们在实践过程中都存在"吃不透"的现象,也令社工在工作时举步维艰,感觉自己工作时不够底气的情况,什么是"吃不透"现象呢?
吃不透就是对事物的概念、定义、内容并没有充份认知和理解的意思,也许是只知其称谓,然后人云亦云;也许是一知半解,但核心还未弄清;也许是混淆概念,误作冯京当马凉;也许是囫囵吞枣,没有消化下来。在督导过程、评估过程、文书阅览过程,不时会听到社工们表达一些耳熟能详、慷慨激昂的词语;也引用了不少经典理论、模式框架作为行动的依据。初时也为社工们的努力赞歎惊喜,以为大家都正尝试将价值理念、社工理论与实务应用作出结合,纵是尝试也不失为一个好的开端,盼"迟到总比没到的好"。
经过了一段时间,却发现大家许多时候都是说了相关概念、理论、模式的名称,再深入一点就很难说出箇所以然来。举例来说,不少社工认同社工的使命,并经常挂在咀边,说"生命影响生命"的社工使命,但询问"社工应具备什么样的生命素质才能影响别人的生命?","你认为自己具有什么生命素质能影响服务对象的生命?"不少社工就很难进一步说明。还有的就是做个案工作时,社工都说跟案主进行辅导时,发挥了"同理心",但在文书纪录中,不难发现当案主诉苦现时的不良处境,有些社工会很快的直接提出意见与建议,有些会劝案主"不要这么想,希望在人间"。有社工说运用了ABC理论(认知行为治疗法)来辅导案主,每当案主吐糟时,都说案主的想法停留在"非理性认知",需要去除这些非理性的想法。有些说运用了班都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透过观察与模倣来完成的,但怎样应用于解释青少年的盗窃行为,又怎样应用于学习正向的行为,却又未能加以说明。这只是关键词效应,对理论的"吃不透"后果。
随着社工在内地的发展,近期听得社工最常用的理论已经不再是社会学习理论、精神分析理论、认知行为治疗法、增能理论、沙遊疗法、社会支持理论,而是各种家庭治疗理论、优势视角、叙事治疗、社区营造、赋权.....等。一如过往,当听到社工正在应用这些理论时,都会很有兴趣听听大家的实践经验和体会,于文书纪录能否反映社工应用的理论与模式。可惜的是,大家说出了理论名称、模式名称,一些关键词后,就未能进一步说出理论与模式的应用与实践。
以近期最火的模式为例,不少项目选取"社区营造"作为工作依据与策略,当询问社工什么是社区营造时,大家都会说社区营造着重的是社区的"人、文、地、产、景",营造社区内"人、文、地、产、景"。寻找能人、发挥能人参与社区;发掘社区的旧有文化,推广社区的旧有文化。然而,社工最担心的是居民和村民不积极参与,不重视社区或村落的旧有文化,甚或社区没有旧文化不知道怎么办。这都反映社工对社会工作的概念、理论、模式、应用均普遍存在着"吃不透"的现象。
对理论的"吃不透"现象,不仅影响着社工的成长,项目的成效,更会影响着社工行业的发展,予人认为社工专业性不足。而吃不透还有二兄弟,叫"不吃透"和"透不吃",三兄弟的互为影响,也加重了社工的发展。重视对理论的认知、理解与实践应用,把理论吃透,使社工在工作时有所依据,并且能够说出取得成效与手法的所以然来。但怎样让社工能够"吃透"理论与将之实践,留待稍后续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