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知青人物》16—六十年前四知青

《知青人物》16—六十年前四知青

作者: 高原放歌 | 来源:发表于2018-04-04 17:55 被阅读0次

《知青人物》16—六十年前四知青

母亲得知我在写《知青人物》,把我叫去审查一番,叮嘱今非随意写作年代,直叙可以,不宜多议。我为母亲八十六岁高龄如此清醒欣慰。

  母亲说,既然没有在知青一词前加限定范围,那么,她们才是共和国第一批知识青年。我一听,有料,作诚惶诚恐状,脑子在速记。

  时代背景: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中,苏联援建的一百五十六项重点工程在兴建。

  故事人物:父亲——新中国第一批青年工程师。

                      母亲——教师,后在工程建设中做会计。

                      阿姨——工程指挥部干事。

                      叔叔——工程项目技术员。

早年父亲在世时,听他说,五十年代初,“新中国像一轮初升的朝阳”,政通人和,天下归心。父亲举例说明,他从重庆西南兵工局奉调进京待命,途径武汉,在汉口车站广场等车,四面八方的陌生旅客围成圈,手拉手,跳集体舞,“5111765,5222321……”,行李堆在一旁,没有任何猜忌戒心。母亲一撇嘴,说父亲舞姿笨,自诩舞姿优美,肚里怀着我跳交际舞都满场注目。(我当时心想,怪不得我音乐感觉不错呢!)

  他们来到山西参加重点工程建设,工地上集合着一群知识青年。

  母亲说勘测,设计,建设,唱歌,跳舞,演节目,出墙报,那是一段美好的时光。

  故事人物出现了,有个阿姨,长的很漂亮。见我眉头一扬,母亲抿嘴一笑,及时提醒我,当然,比她是比不上。我附和着笑笑。

  这个阿姨出身一个国军军官家庭,是中学生,解放后思想要求进步,参加了抗美援朝,从前线回来的。和母亲是好朋友。

  毕竟读过书,虽经战火洗礼,但与众不同的是,她崇拜父亲这样技术超群的知识青年。而五十年代却是崇拜革命者为时尚的。

    阿姨喜欢我,经常抱着我在工地周围玩儿。那帮知识青年们起哄,怂恿我叫阿姨“妈妈”。

  我很尴尬,问母亲我有没有那样叫?

  母亲白了我一眼,“谁知道你叫了没有?”

  我一愣,莫非?

  母亲骄傲地一笑,“什么事儿没有!我有自信。”

  最后一个故事人物,那位叔叔,是一个年轻的技术员。没多久,叔叔和阿姨成了一对恋人。

  故事继续,母亲问,还记得你父亲俄文很好吗?我当然记得。父亲生前说过,五十年代知识青年学不学俄语是对苏联的态度问题,在那时这是上纲上线的。父亲的俄语是解放后学的,认真熟练程度超过了原来所学的英语。特别是俄语书写,连苏联专家都自叹不如。

  母亲叹口气,就是俄语惹的祸。父亲在工地与苏联专家闲聊,竟用俄语说,苏联红军在东北的纪律很坏,中苏贸易不平等,我们一吨猪肉换人家一吨钢。

  五七年运动来了,虽然父亲鸣放会上一言未发,但划右是有指标的,而且必然在这帮知青中挑对象。父亲俄语一席谈便成材料,在劫难逃。

  批判辩论会上,父亲拒不检查,舌战群小。令父母吃惊的是,那位阿姨站起来作批判发言。母亲默默注视着会场,父亲盯住阿姨,但不再反驳辩论。阿姨从发言到结束,没有看父亲一眼,坐下时回看了母亲一眼,很快低下了头。

  当晚,工地有露天电影。叔叔约阿姨去看,却在途中狠狠打了阿姨两个耳光。组织找叔叔谈话,叔叔豁出来了,说我父亲冤枉,他打的没错。叔叔也被划右。

  母亲陷入沉思,我给她倒了杯水,像小时候听故事一样,双手托腮,问,后来呢?

  后来父亲,叔叔去服苦役。母亲茹苦含辛,苦撑着这个家,写信告诉父亲,你的生活费不多,不要往家寄钱了,买点奶粉补补营养,保住命!

  阿姨平日好学,父亲多有辅导,那年运动结束后考上大学了。

  四年后,父亲为了家庭,低头认错了,苦役得以结束,又有了工作。那位阿姨大学毕业,嫁给一个军官,在云南。走之前,鼓足勇气来家里道歉,告别。

  母亲至今过意不去,那正是困难时期,家里当月粮票吃光了,连顿送别的饭都做不出来。

  叔叔在外地工作,没有联系。平反时,组织上调查取证,叔叔在证明材料上最后一句是,“他(父亲)比我更冤枉!”。这是有关叔叔的最后一个信息。

上世纪 五十年代老知青的故事讲完了,母亲颤巍巍走到窗前,窗外都市灯火闪烁,她自语道:都是八十多岁的人了,应该还好吧?

              2018,4,4

 

 

相关文章

  • 《知青人物》16—六十年前四知青

    《知青人物》16—六十年前四知青 母亲得知我在写《知青人物》,把我叫去审查一番,叮嘱今非随意写作年代,直叙可以,不...

  • 《知青——我的芳华》目录

    知青——我的芳华(一) 知青——我的芳华(二) 知青——我的芳华(三) 知青——我的芳华(四)

  • 长兴游

    四月十八日我们四位四十几年前曾经在吉林镇赉支边的老知青,因同是支边知青现工作生活在长兴老知青的邀请,自驾前往长兴县...

  • 《知青人物》(5)——L4的两次打架

    《知青人物》(5)——L4的两次打架 L4是一位知青的代号,刚起的,因为他知道我在写知青人物,特别告诉我写他时...

  • 【奥宝团支部】 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

    1969年1月13日不满16岁的习近平同志乘坐‘知青专列’到陕北农村插队当知青,他这一去就是七年的知青岁月...

  • 知青四

    小镇上茶余饭后的乡村人,除了谈论李君和惠,传闻最多的,要数农民铁旦和女知青马丽的八卦,这会是真的吗?一个个老农睁大...

  • 《知青人物》18—成语

    《知青人物》18—成语 他微信里再三表示不希望《知青人物》里写他,我只得剔除腹稿中的其它部分,只写关于他言必夹...

  • 滕州市 | 滕县知青纪念馆

    滕县知青纪念馆 滕县知青纪念馆 滕县知青纪念馆,位于滕州龙阳镇冯庄村西。有展馆、礼堂、知青广场、知青湖、知青农场等...

  • 杭州知青插队黑龙江虎林50周年纪念大会举行

    “我们要让现代青年更多的知道知青、了解知青、懂得知青,让知青精神薪火相传。”3月11日,杭州知青插队黑龙江虎林50...

  • (三)关于知青(原创)

    每当看到知青岁月在丫客中写的很多知青作品,便萌发想写点关于知青的东西。我不是知青,没有知青的经历,但感同身受,我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知青人物》16—六十年前四知青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whlh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