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长的节假日里走亲访友,和朋友及其孩子聊的挺投机,那个刚刚加入职场的小朋友聊到了办公室里的职场站队问题。
他大学毕业刚刚加入公司的财务部没多久,就遇到一件棘手的事情。
他们财务部门里有一位老大姐,待人特别热情友善,但是能感觉到其他几个同事对她有明显的敌意,但是她和直线经理的关系又还不错。
他发现办公室有明显站队的,也有同事提醒他考虑是否要选边站队,百思不得其解,便和周围的老职场人请教探讨起来。
同桌用餐好几个所谓的老职场人提出各种观点,想要关系上求“进步”就得站队,有建议站队领导的,有建议站队群众同事的,还有的建议其自己组建同事另行站队。
观点会导致行动,所以观点具有危险性,无法提供观点时,便个人提醒他不要着急选边站队,先和这两个不同阵营的同事都应该和谐相处。
这让职场小白也是左右为难,最终他接受了不去站队,暗中观察、积蓄力量,尽快提升自己的能力,以便在职场竞争中占据有利的生态位。
正好在日课中也听到《社会正义谬误》中提到了人的认知水平解析,认知分为低级观念、中级观念和高级认知。
低级观念老百姓用情绪代替了答案,中级观念知识分子用对自己观点有利的证据说服,这两级都是先打枪后画靶式的先入为主,是典型的屁股决定脑袋。
而高级认知水平的是不预设、“没有观点”地观察自发演化,用更多、更广的对照数据去“证伪”,而不仅仅为了“进步”而激进地人为干预。
低认知匆忙选边,中等认知坚定地站队,原来高认知能理解“没有观点”的价值。
想想当个披着专家外衣的中级观念其实危害挺大,所谓的“进步、理念”等大词恰恰会产生自证预言式的谬误。
现在回头想想,自己给出的提醒选择不站队,还有点接近以上的道理,原来最高级的认知不是选边站队,而是没有立场。
无论职场及个人生活中的所谓站队选择,唯一的立足点还是应该始终锚定在自身的能力和资源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