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白说》一书中看到的这个观点——艺术创作、文学创作几乎都是遵循这样一个过程:始于“感触”,苦苦“追寻”,终于“表达”!这三个阶段舍弃了哪一个,你的作品都不会成为一个经典。
而我认为最为重要的也是最艰苦的一个阶段,就是苦苦追寻的这个过程!现如今信息的获取和表达都太过于方便了,微信、微博等社交软件,既能让你在很短的时间里看遍生活百态,又能让你流连于浅表达的现象里而不能自拔。很少有人有耐心,为了一个小小的感触,而去追寻一段足够长的时间和距离!
但真正能耐得住寂寞,而不忘初心,苦苦追寻一个感触,最终成功表达的人,注定要给我们留下经典。一部电影叫《辛德勒名单》,就是大导演斯皮尔伯格的旷世巨作。当初他买下这个剧本之后,曾经放了十年的时间,这是充满着各种创意、文稿、文件的十年,还是夹杂着探讨、挣扎、激情、否定的十年。但就是他追寻了十年之后,一部如此伟大的才最终电影诞生了!

写作也应该是这样,当我们有了灵感之后,或许应该先把它放一放,平心静气的去找一找它来于何处,而又为何而来?可能这只是你思维的一个小误差,来的并不值得你深深追寻,也可能这是你内心深处收藏已久的想法,终于被某把钥匙释放出来了。所以有了感触,经过了追寻,问过了自己足够多遍,那表达的时刻也就顺理成章的来了。
也许你会问,为什么有那么多大牛“每日一更”,还会有那么多经典的文章流于世间,也没有看到他们怎么苦苦追寻啊?其实我只想告诉你,他们在成为大牛之前,也有才华不足以支撑野心的时候,只是他们选择了在孤独寂寞中去追寻,而后才有了你看到的“每日一更”的表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