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 《呼兰河传》有感

读 《呼兰河传》有感

作者: 京南漫读 | 来源:发表于2016-07-10 06:41 被阅读40次

萧红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和胆识过人的吕碧城,短命的石评梅及张爱玲并列为民国四大才女!

起初是看了《匆匆半夏》,被石评梅的悲哀墓歌吸引。后来去查石评梅,才间接了解到萧红,也知道了她和萧军的故事。开始只是对她的《呼兰河传》有了简单的印象,再后来读书部落又推荐了这本书,于是就开启了读这本书的旅程。

开始读呼兰河传,前几章街道里的叫卖声,天寒地冻的北方景观还真的有唤起我内心深处对童年的记忆,熟悉而又温暖。

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野台子戏,四月十八娘娘庙大会,都是对当时社会文化的一种真实写生,重现了萧红记忆里的呼兰河。这些记忆的呈现依旧是以孩童眼光的方式来描绘,没有怎么夹杂成人的思想,懵懵懂懂,单纯而又天真。

和祖父在园子里的故事或许是萧红最快乐的一段时光。捉鸭子吃,背古诗,描写的生动又有趣。现在许多小学课本的文章,如《祖父》《我和祖父的园子》《祖父和我》《火烧云》都节选自《呼兰河传》,可见这一章是真的可圈可点。父母亲对她施加包办婚姻加重了她对家庭的厌恶,以及文章中提到的祖母拿针戳她,一切的一切让她更加珍视和祖父之间的快乐!祖父死后,她对家庭没了太多的情感依恋。文章的生动正是萧红内心最真实的情感流露,带感情的文章才最能打动人,这也是我最喜欢的一个章节。

后几章写到被折腾的团圆媳妇,冯歪嘴子,有二伯几个人物。看似是对这些人物的重点描写,而作者的本意重心却是凸显那些看客的内心。

有些故事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但是听起来却是极为讽刺的。没人填的大泥坑,被折腾死的花姑娘,侧面反映了那些看客的无知与愚昧。或许那个年代的人就是这样,腐朽的中国旧社会确实需要新的知识与文化来冲击,来敲醒那些麻木无知的灵魂!

最后作者提到她只是写写以前的记忆,以前的故事。但我感觉作者本意根本不是怀旧,而是揭露旧社会的腐朽的精神面貌!但依然有冯歪嘴子那样的先进分子面对挫折和困难,不放弃生活的希望,而看客却依然等着看冯歪嘴子堕落的笑话!

都说“看热闹不嫌事大”,这也是中国人骨子里的心性。哪里有热闹,哪里人就多。这个看热闹的世界或许还在继续,看热闹的人就在我们身边,或许我们就是其中一位,但我们自己却要有明辨是非的本事,不能光等着看热闹,对吧?!

ps.写了八百字的读后感,上下文或许有不通顺之地,但也是我对这本书的真实感受。第一次在简书发文章,大家多多提点,有看过这本书的伙伴,可一起讨论哦!

相关文章

  • 童年是一首歌

    读《呼兰河传》有感 《呼兰河传》萧红是著名的女作家萧红写的童年往事。 20世纪20...

  • 温暖与苍凉交织

    ——读《呼兰河传》有感 萧红:原名张乃莹。 生平:1911年-1942年 代表作:《呼兰河传》 这是一部回忆史,疏...

  • 韬儿手记:萧红的最后一滴眼泪

    萧红的最后一滴眼泪 ——读《呼兰河传》有感 很难想象1939...

  • 那个畸形的年代

    读《呼兰河传》有感 在这本书之前,未曾听闻“萧红”这个名字。直到翻开书,...

  • 读《呼兰河传》有感

    小城里,处处有不幸。染缸房里年轻学徒的争执闹出了性命,几年过后便被人们所淡忘;豆腐坊中,小驴的腿被打断,从而导致...

  • 读《呼兰河传》有感

    晚霞下的小镇最为安闲,一切都变得金灿灿的天边色彩纷华,任由小城人们去幻想,一切都仿佛变得美好起来。看到累了,孩童们...

  • 读呼兰河传有感

    小胡同里有一个提篮子卖烧饼的,但人们几乎都只是摸摸便好了,他也不生气。当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买时,她的孩子便争先...

  • 读《呼兰河传》有感

    呼兰河这座小城,承载着萧红的童年生活。《呼兰河传》于1942年,抗战最艰难的时期所作,远在香港的萧红更加怀念自己的...

  • 读《呼兰河传》有感

    《呼兰河传》是著名作家萧红的作品,她是以散文的形式描写了她的家乡呼兰河城里的人物、景色和她的童年回忆。 当我读到萧...

  • 读《呼兰河传》有感

    在呼兰河这城里,不幸者们似乎都被社会所遗弃,当人们遇见他们时,即便会有一点恻隐之心,也会因为一个念头而转瞬即逝,心...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 《呼兰河传》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wkdj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