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与这本书的渊源,也是很奇妙,我之前有一次去外面游玩,路经一个庙宇,进去参观了一下,里面的师太送了我这本书,告诉我,有兴趣可以去看看,广结善缘。
这是明代的思想家袁了凡留给子孙后代的家训,以自己毕生的所有的经历讲述了一个道理,就是“我命由我不由天”。
这本书是由净空法师讲解,并且题字为“改造命运,心想事成”,全书一共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还有“谦德之效”。
立命之学,是指人的命数是天注定的,但是,命运也是可以改造的,而能改造自己命运的,只有自己。
改过之法,写了改过的三个要素,第一是羞耻心,第二是发畏心,第三是发勇心。
积善之方,是指我们要断恶修善,积累功德,为自己,为整个家庭,为整个家族积累福报。
谦德之效,是指我们在平时的为人处世上面,要谦虚,不能傲慢,才能得到福报。
这本书一直被我放在书架上,直到前不久,看到一句评价它的话,称它为“天下第一善书”,我才猛然记起,我有这么一本书在手,当时对这个称号颇为感兴趣,才开始读这本书。
我并不是一个佛教信徒,所以我对里面宣扬佛法的说法并不是很感兴趣,所以,这本书的内容,我是当成袁了凡先生的家训来看的,看了之后,内心颇为感慨。
父母之爱子,则为其计长远,看这本书的时候,一直有这种感觉,这本书是袁了凡将自己的生活经历全数告诉自己的儿子,言辞恳切,娓娓道来,语重心长,为的就是让儿子明白自己想要说的那个道理,人的命数虽然天定,但是一味地知天安命,其实是不可取的,能够改变自己命运的,只有自己,那要怎么改变自己的命运呢?那就是,行善事,才能得善果。
改变命运从何做起?从自己的习气、过失做起。把自己认识到的那些错误的习气都改正。拓开心量,“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过去的已经过去,就不要再去想它,但是我们的明天还是新的,未知的,只要愿意改过自新,就能够超越命数,了凡先生36岁的考试,其实就是最大的验证。
了凡先生的前半生,用来验证孔先生为自己算的命的正确性。
他的后半生,则是为了验证,自己的多行好事,可以为自己改命。
他做了什么好事呢?施食贫人,买放生命,随缘而做,并不刻意为之,他做得很认真,前后四年,做了三千件善事,他为了百姓,下令减免田租,以一行抵万善,终得圆满。
释净空法师以佛门的观点来解读这本书,倒是别有一番滋味,但是不管是家训,还是佛家经义,他们宣扬的思想其实大同小异,在书的最后一页,释净空法师题了字,我觉得很有意思,很有现代的味道,以此共勉。
看了这本书,我终于明白,为什么那么多名人也很推荐这本书,曾国藩,胡适,弘一法师等人都对《了凡四训》很是推崇,因为读完这本书,不禁可以提升个人的道德修养,对于整个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也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