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小学生对新教材中《羿射九日》的质疑

小学生对新教材中《羿射九日》的质疑

作者: 小Y老师_KX | 来源:发表于2019-06-17 15:02 被阅读0次

      今天,上午第一节上课前,小女生罗海悦拿着语文书,向我请教一个问题。她打开25课《羿射九日》问:“老师,课文第三自然段中说“江河里的水都被蒸干了”,为什么后面又说“蹚过了九十九条大河””?脑袋一下子蒙了,一时我都无法回答。孩子问的是对的呀,这表面上就是看似矛盾呀!快速思考几秒后,我这样回答孩子:“河里的水被蒸干,这里用的是夸张的手法,说明十个太阳给人类带来的沉重灾难。既然是夸张,那也不见得就是所有的河流都被晒干。后面写后羿翻过九十九座大山,蹚过九十九条大河,也不是实指。意思是他历经千辛万苦,千里迢迢来到东海边。”说完,我觉得这孩子好像没有完全懂,刚好上课铃响了,我没有按计划直接上课,用了几分钟和同学们一起交流这个问题。一来表示对这个孩子大胆质疑的肯定,二来学生有疑问不能马虎应付,作为老师要有个正确的态度。

课文内容

      我要学生们打开这一页,问孩子们:“这个问题你怎么理解?”。四五个孩子举手,班里有几个爱思考、爱举手的机灵鬼,那几个孩子多数是急于表现自己,有时候却说不到点儿上。所以我选择了比较内敛更会思考的许昊铭,小伙子的回答,又让我眼前一亮:“老师,我觉得河水已经干枯了,河床还在、河沟还在,他应该是跨过去的。”这么理解也未尝不可。不必追究原文中的“蹚”字,根据意思来理解。其他孩子也在争先恐后的要回答,结果都和这个回答大同小异。趁机,让学生解决了一下课后第三题,让学生体会神话的特点。

      下课后,我还沉浸在这个问题上。赶紧发了个朋友圈,问问圈子里的老师们。

朋友圈的回复

      在城中区阳光小学的我师兄,这样回答我:“学《弈射九日》某生质疑:前文说河水蒸干了,后面为何用“蹚”?前后矛盾。思前想后,无法解疑。后查古文,只有“焦禾稼,杀草木”,并无河水蒸干之说。故学生认为“江河里的水蒸干了”和“蹚过九十九条河”前后矛盾的观点成立。感古人作文之严谨,又喜弟子善思敢疑之品质。为师之乐,乐于此也! ”他说,这个问题他们学校去年就教研过。

小学生对新教材中《羿射九日》的质疑

        黄南州第一完小同样是二年级老师的周元芬同学说,她也不知道万一被学生问到该怎么回答,前几天这个新闻还上了热搜。我赶紧搜了一下。果然,前几天这则新闻炒的很火。6月14日,也就是上周五,人民教育出版社官方微博上就对此事做个解释,言辞非常诚恳。

网上搜到的结果 人教微博回复

        对于新教材,各种声音都有。特别是今年9月份就要全面使用,一些家长都持反对意见。高年级的学生一换教材,可能要面临学过的课文重复的现象。我对新教材的态度就是欣然接受。在最初几版教材中,肯定会有些小瑕疵,但是有问题人教版不可能置之不理,肯定会及时修正的。我刚上小学的时候,也赶上教材改革。那时候小,对这些并不太懂,现在回想,也是年代久远,记忆模糊,只记得我的书和高我两届的哥哥的书不一样。他们的是小的,黑白插画的,而我的书比他们的大一点,还是彩色版。到了初三,我还赶上了学制改革,由五四制改成六三制。这也并不影响学习嘛。

      对于今天这件事,还是有一点点反思,我给学生解释的也并不准确。教材中“跨过九十九座大山,蹚过九十九条大河”,重点让学生感受后羿天生神力。而我却给学生解释为“后羿历经千辛万苦才来到东海边。”有些惭愧,没能好好解读教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小学生对新教材中《羿射九日》的质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wwof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