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恼皆由强出头,
强,曰之勉强,无非是能力不足带来的焦虑和痛苦。
1
春风得意的朱哥最近很烦恼,他失业了,而且是被失业。
朱哥能说会道,长地正派,而且擅长搞人际关系,上到分管他们班的辅导员,下到他所在摄影协会的头头们,没有一个不被他混地称兄道弟,勾肩搭背,他还特会“来事儿”,经常在半夜看到他喝地烂醉如泥被人扛回来。
付出总是有收获,朱哥虽然自身专业摄影能力不咋地,但资源却混地很丰富,学校组织的活动摄影,协会举办的摄影比赛甚至市里面举行地文化摄影大赛,朱哥都靠着其人格魅力在作品的第二署名上占得一席之地,并顺利成为摄协副会长,加分拿奖得奖学金,朱哥混的那叫有姿有色。
最最令人羡慕的是,靠着他那一沓厚厚的毕业简历和丰富的经历吹嘘,朱哥得到了一位创业人的赏识,高薪聘请他拍产品图,并大手一挥给与他2W资金和单独办公室,让他按照他自己想法来布置场景和拍摄,我们听到这个消息羡慕呆了,默默地拍了拍朱哥的肩膀,屁溜屁溜地继续鼓起劲去人才市场海投简历。
不想只过了2个月,我们就坐在夜宵摊上,吃着烧烤喝着酒,听着朱哥大发牢骚,骂那老板不是玩意,不懂欣赏“艺术”,我们默默地对他翻个白眼后纷纷灌起他酒来。
殊不知自身能力不足,就算一时好运地得到了展示的机会,却是无法把握,最后只能折戟沉沙黯然收场。
打铁还需自身硬,年轻时往往踌躇满志,一腔热血,看着别人成功的故事十分简单,抓住机遇就上去了,想着自己若是他也能上去,但当机会真正来临时才发现,这是多么苦恼的一件事,因为你的能力抓不住这个机会,因为你的才华还不足支撑你的野心,这是一种多么的不甘与懊恼。
2
年轻的我们向往特立独行,锋芒毕露,争先恐后地追求着“自己”的个性,渴望快速地登上时代的舞台成为弄潮儿,但往往走错了方向。
真正的个性应该是有一项能养活自己的能力,而不是顶着爆炸头,穿着紧身裤“与众不同”的个性。
可惜那时候我们只明白理想和自我,却不明白支撑我们的理想和自我的是我们的能力,最终走向了弯路,只盲目地追求外在来表现“自我”,来证明自己跟别人不一样。
那时候,我也如此,每当面对长辈的不认可,首当其冲的话无非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甚至为了张扬自己的“个性”不惜跟人对着来,什么是你反对的,我就偏要干!
在青年的字典里是没有退缩和妥协的,这是一场“战役”,最终他们都对我没办法,认为我无可救药后纷纷放弃了我,我还沉醉在自己的世界里沾沾自喜,认为自己赢得了“个性胜利”,现在回首当时的一意孤行真是蠢透了,为顾一时之快,最终自己吃下了那般苦果,到了真正面对这个社会时,才发现没有修炼出自己的一技之长是多么可悲的一件事。
3.
我们偏爱《董小姐》里的“爱上一匹野马,可我的家里没有草原”,触动了无数人的多少无奈和自嘲,贫贱夫妻百事哀,一语道尽辛酸泪。
作为年轻人,我们最悲哀的莫过于穷,而最幸运的莫过于我们还有时间去修炼自己的能力来追求财富自由。
世上只有百分之十二点五的富人,有百分之八十七点二的人在年纪轻的时候没有足够的资本给与其挥霍,所以希望你不要急功近利地盯着那些已经成功的人看,他们大多在你这个年纪也跟你一样一无所有,他们只是在别人都在休息时,悄悄地跑到了前面。
有个故事说的很明白,当两个人被老虎追时,只要跑地比另一个人快就行了,世间的道理也是如此,有些人认为时不我待,就放缓了前进,而你其实只要坚持着跑的比他们快就能成功。
“一万小时的定律”告诉我们能力不足以拙来补,坚持做一件事情,不管是健身、写作、编程、画画还是演讲、销售、培训、设计,你只要一直去做,付出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即使你没有那百分之一的灵感,你依然能成为这项技能的专家,依然能靠此实现财富自由,毕竟这个社会的副本模式没有难到必须改变世界才能成功的,毕竟这个社会还是会偷懒的“聪明人”居多的。
4.
我们的多数失败,并不是因为时间不够,而是因为不坚持,不努力,没能力,然后催眠自己说,一切都是命运!
其实大多人都并不聪明,也并不那么幸运,成长路上一路走来,也都走过很多弯路,遇到过各种挫折和打击,但希望大家能在想放弃时再鞭策一下自己,坚持修炼自己的能力,死磕到底,告诉自己四个字:干他丫的!
当你拥有面对这个世界的能力时,才是拥有你真正的个性,而那些“聪明人”,终将对你仰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