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发退休金的日子。
八点刚过,二十多位老人排在银行门口,拉家长里短。
对公的客户路过大门,朝保安打招呼。“今天是发纪念币吗?”
保安说:“是每月发工资的日子。”
客户笑笑:“哦怪不得,发钱是要起劲的。”
保安无奈道:“钱进卡,又跑不了。不像以前是每月发工资条拿现金,现在还排队拿钱。估计只有老辈人了。”
出纳小钱说:“还有我,我也要拿现金。”
保安看看小钱,笑道:“小伙子,下次提现别选在今日,排队长耗不起。”
小钱乐呵呵地说:“排队长是真,可一看到别人拿工资,我心里就替他们高兴。老有所依,全靠退休金了。”
站在旁边的保洁赵阿姨说:“等着退休工资过活,恐怕是你们‘月光’吧。他们可不等着今天下锅煮米。”
小钱挠挠后脑勺,说:“没‘月光’,在这里凑什么热闹?”
半靠在栏杆上织毛衣的孙阿婆开口道:“噶讪胡啊。”
隔壁超市营业员小莉也加入他们的话题。“阿婆,您不是刚和我聊天嘛。还有在这里找搭子?”
孙阿婆手里的毛线继续往下布阵,数格子。然后抬起头说:“不一样,不一样。在你那儿聊新闻,在这里聊‘旧闻’,怀旧的‘旧’。”
小钱调皮地插嘴:“哪旧了?阿姨您多大,从后面看,您不过五十。”
孙阿婆笑得合不拢嘴,“老嘞老嘞,不开玩笑。你拿阿婆来开涮,是不是皮痒啊?”
小钱讨饶道:“不信,你问问周伯。”
周伯耳背,正贴在玻璃窗上,看布告栏上的产品。
孙阿婆说:“别叫他,他听不见。”
保洁赵阿姨拖完地,拿起抹布擦扶手。问:“孙姐,你退休工资涨多少?”
孙阿婆说:“不多的,我中途下岗,工龄短。”
赵阿姨停下手里的活,说道:“不可能。你们十七八岁就工作了,工龄短不了。我一个外来妹,也不止这个数。”
小钱和小莉看着赵阿姨的手掌,说:“这么多。我们也想数钱。”
吴爷爷凑过来,说:“这个不多的。小赵,你是不是刚退休啊?”
赵阿姨接话道:“吴书记,您来了。在您面前,我可低了。”
吴爷爷背着手,说:“没事的,年纪轻慢慢来。等你到我这岁数,退休工资会涨的。”
小钱看着吴爷爷气定神闲的样子。叹气道:“原来,退休后还要熬啊。”
这时,保安掐点开门。
孙阿婆赶忙收拾毛线,等着拿号。
她一路小跑,抢到第三排。孙阿婆坐在最靠外的位子。接着,郑奶奶、王阿婆、冯阿公来了。她们纷纷坐在里侧。
郑奶奶开口道:“老孙,还是你厉害。靠你占位,不担心没座。”
王阿婆附和道:“是呀,孙姐。连我小孙子都知道今天是发退休金的日子。一大早就和我闹,折腾得不让我出门。”
孙阿婆笑了:“小孙子还没上幼儿园呢。”
王阿婆回答:“快了,快了,九月初就把他送进去。”
冯阿公说:“那你是快了。就剩下我了。”
郑奶奶问:“你爸怎么样了?身子好点没?”
冯阿公摇头道:“作天作地的,整天觉得自己有病,吵着要住医院。”
孙阿婆说:“这是好事,老的自己要去医院,有医生护士看着,都不用担心没人照顾。”
冯阿公诉苦道:“健康监测一大堆,医生都说没病。医院不让住,他还不肯走。说要离医院近点,安心。他要安心,我就得陪他去找医院。烦!”
王阿婆看看冯阿公,说:“怪不得,老冯的面色不太好。悠着点。”
冯阿公点点头:“我心里有数。”
孙阿婆问他们:“这个月底的事儿还记得伐?”
郑奶奶说:“记得,家里早就安排好了。你们俩去伐?”郑奶奶问王阿婆和冯阿公。
王阿婆放下指甲钳,说:“这种事情不会忘的。”
保洁赵阿姨走过来。对王阿婆说:“王姐,地我刚拖过,麻烦您配合一下。”
王阿婆拿起塑料袋。说:“晓得的,不影响你工作。我塑料袋都备好了,掉下来一片指甲,我帮你捡。”
冯阿公摇摇头道:“你这个时间都要省。”
王阿婆的眼镜滑落在鼻尖。她无奈道:“不带小辈儿,你不懂。等你带了就知道,他保准可以让你啥事别干,就围着他转。”
孙阿婆、郑奶奶连连称是。
坐在后排的小莉也笑了。“是啊,有小的就做不了事。家里必须有老人帮忙。”
冯阿公回过头,问:“小姑娘,你家小的谁带?”
小莉不好意思道:“我婆婆带。我妈还没退休。”
孙阿婆说:“你有一个好婆婆,知足了。不是每个婆婆都愿意带孙辈的。”
小莉点点头。
这时,又有一批老人涌进大堂。他们有着手里拿着刚买的菜,有的把宠物放在门口,有的带着小凳子在看报纸,有的高谈阔论时政。有的都不认识,在那里互相问候。
小钱在柜台上,听着两耳的聒噪。对内窗柜员小陈说:“你每天坐在那儿不觉得吵吗?”
小陈手不停活道:“习惯了。”
小钱轻声说:“改明儿可以搞副业。”
小陈瞪大了眼睛说:“不做银行,做什么?”
小钱神秘地说:“托老所啊。挂牌营业,绝对有生意。”
胖乎乎的小陈笑起来一颤一颤的。“好主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