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每周500字念佛随笔
我真的不想那么“烦”,有什么好办法?

我真的不想那么“烦”,有什么好办法?

作者: 佛蒙 | 来源:发表于2018-06-26 10:43 被阅读327次
    南无阿弥陀佛

    昙鸾大师说,“有凡夫人,烦恼成就”。凡夫的身心存在就等于是烦恼具缚的表相,因为烦恼具足才展现出凡夫的存在。

    我们虽然也被(当然正被)烦恼不断地侵扰,甚至反感它、讨厌它,可是如果换个角度来看待:

    这样一遍遍地重复它、讨论它,是否正是“我”作为凡夫的需要?因为有种种的事件、种种的烦恼、种种的忙碌,让“我”觉得“我的存在”。如果没有这些烦恼和情绪,会不会反而“不适应”了?

    再从另一个角度看,重复它、讨论它、受它牵扯、为它悲喜,正是凡夫受业驱使、身不由己的具体表现。

    所以,知道它的本质,彻底明白和接受我正是这样无力的凡夫。感谢它,唉,好吧,有这样的烦恼,正好体会到自己确实正如祖师所讲的“机深信”,如《地藏经》说的“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如源信上人说的“妄念原是凡夫本体,妄念之外别无心也”,烦恼厚重如整块的黑炭,人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妄心作主……因此而彻底靠倒阿弥陀佛的佛力救度。

    善导大师《观经疏·玄义分》言:定为凡夫,不为圣人。上人解释说:十方众生,凡夫为本,恶人为先。人皆凡夫,被业所牵,难免造恶,为恶而苦。

    知道自己正是凡夫,被业所牵,如是因果,受苦无穷。因此,我正是阿弥陀佛救度的对象,我即使这样不堪也已经被阿弥陀佛救到了,知此正要欢喜踊跃才是啊!

    可是生活中的烦恼,可不可以“稍微少一点”?甚至说,种种情绪化的感受可不可以“少那么一丁点”?

    此地此时是五浊恶世,所谓“烦恼”其实少不了,可是可以转换遇到它时的反应,即自己有权选择怎么面对这些烦恼。就是把目光的焦点转移一下,不盯着它,不被它牵着。而是转眼看向阿弥陀佛的救度和必得出离的欣喜。

    如果真正讨厌它,就要想办法解决它。如果不能解决它,就要解决自己对它的态度。不然陷在这种循环中,不合逻辑啊。除非,就是并不讨厌它,甚至需要它。

    可是,毕竟是一个学佛人,对烦恼确实是讨厌它、想要摆脱它。可是就是想“说一说”,描述它的存在,然后又被它带来的情绪缠住……

    这里,是不是有一个隐秘的陷阱?挖这个陷阱的,又是谁?

    当然,念佛人的终极目标永远是统一一致的。没有任何异议。信受弥陀救度、愿生弥陀净土、专称弥陀佛名——念佛永远是共同的、最后的、必须要落实的行持。

    可是,在还是凡夫的日子里,怎么尽量不让烦恼那么猖狂。或者说它本来就是猖狂的,可是怎么让自己在遇到它的时候觉得“不那么烦”,怎样改变面对它的态度、改善和它“共处”时的方式方法,而让它的伤害点数尽量少一些……

    如俗语言:看向光明,阴影就在身后;还能看到阴影,正是背对了光明。得了救度,应当欢喜;纵有烦恼,也是影子。反之,若缠缚于烦恼而少有欢喜(和喜悦的表达),就要多自问几个“为什么”了。

    就是说,明知自己在这个迷宫一样的人生游戏中,必定会通关,绝不会再回到这个游戏中无尽地轮转和沉溺其中。一个知道这样的结果的玩家,和一个不知道自己会在哪一关挂掉、然后也不知道扮演的下一个角色是什么、把这个游戏当成绝对真实且深沉地沉陷其中的玩家……这两个人,虽然此时同处此一迷宫,同处此一游戏,又(应该)会有怎样不同的心态?

    其实,还是要多思维上人所拟《宗风·真俗二谛》的内容,尤其是俗谛,能做到几分算几分,即使一分也做不满,也尽量去努力,毕竟,做得一分可得十分、百分、千分,这个益处确实是太大了。

    如此细碎些许,也只是自我的勉励和思维、警醒和心理建设。在面对他人时,别人不一定听得进这许多的“道理”,彼时,与其道理说一箩筐,不如先来一个温暖的拥抱。或许,简单的一个拥抱就代替了千言万语的说教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真的不想那么“烦”,有什么好办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xcp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