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笔记(二十三)

作者: 一阅 | 来源:发表于2023-12-15 08:28 被阅读0次

      古诗云:“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多少年来,我忧这忧那,大到国家、民族、人类,小到人心、人性、人格,忧到现在,还是在忧,上班时却没为自己忧过,比如职务、职称等等,以致退休了,知道“吃大亏”了。我这人有点怪,对身外的,如前面说的国家民族等等,常常耿耿于怀,反而对自身的一切,总是看得淡而又淡,就像杨绛所说“不与人争,不屑与人争”。如此乐天知命,想来大概受不少穷文化名人影响。梁漱溟说:“何谓乐天知命?天命二字宜从孟子所云‘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来理解,即:一切是事实的自然演变,没有什么超自然的主宰在支配。自然演变有其规律,吾人有的渐渐知道了,有的还不明白。但一切有定数,非杂乱,非偶然。这好像定命论,实则为机械观与目的观之合一,与柏格森之创化论相近,不相违。”梁漱溟还说:吾人生命与宇宙大自然原是浑一通彻无隔碍的,只为有私意便隔碍了。无私意便无隔碍,任天而动,天理流行,那便是乐天知命了。其坦然不忧者在此。然而亦不是没有忧,如云“忧道不忧贫”;其忧也,不碍其乐。忧而不碍其乐者,天理廓然流行无滞故耳。孔子自己说,“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意思可见。孔子又云,“五十而知天命”,殆自言其学养功夫到五十之年自家生命乃息息通于宇宙大生命也。梁漱溟说:“在平素缺乏学养的我如上所说,不过朦胧地远远望见推度之词。即从如上所见而存有如下信念:一切祸福、荣辱、得失之来完全接受,不疑讶,不骇异,不怨不尤。但所以信念如此者,必在日常生活上有其前提:‘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是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随笔笔记(二十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xfgw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