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盛世下的喧嚣与沉寂----兼论中国诗歌

盛世下的喧嚣与沉寂----兼论中国诗歌

作者: 撸猫壮士 | 来源:发表于2020-02-14 02:42 被阅读0次

    作者:简五

    时值新型肺炎疫情蔓延,独卧陋室,身为孤独之单身汪,唯有目光暂时放在新闻与诗歌上。

    中国诗歌自五四以来,便形成两股风气,一则崇洋,一则复古。改开之后,所谓朦胧、先锋各类诗歌也竟逐一时,如同盛世喧嚣,然于当前中国诗歌进益究竟几多?

    疑惑多日,乃有日本国捐我救援物资,上书“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又有“辽河雪融,富山花开”之语,用语雅致、清新,其情真挚、朴实,竟得中华传统文化之真传,而我辈华夏子孙竟竞相崇外,似失其正旨多矣。

    故略书己见如,不揣陋见。

    一、传承

    中华诗歌绵延数千年,到现在经历了无数次变革。但传统诗歌的传承,从未像现在这样,既面临着着传承的中断,比如格律、对仗、意境等不再被作者们与诗评家所尊崇,又面临着新的机遇,因为现在广大青少学生对仿旧体诗具有很大的热情,愿意花时间去写,也愿意传阅。

    但是学习者如何传承,从何入手?写作者该如何才能写出好的仿旧体诗?这两个问题是传承中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其实传承无非是韵律、平仄等方面,在我看来,历经几千年,哪些东西需要变化跟上新的时代,哪些东西应该坚守,还需要大家一起协商。比如平仄、比如押韵、比如意境等。

    另外,关于诗歌中出现的事物,在仿旧体诗的写作中,很大一部分人心中把自己当古人,在笔下与的词句与自己隔离开来,比如花、草,寡淡无味,给人以惺惺作态之感。

    另外一些人则愿意写新的事物,比如国家,新闻等等,抒情空泛不实,用词不求精妙,或者成打油诗,或者生搬硬造,失其雅致。

    二、发展

    中国传统诗歌到了今天,其实也需要改变。在历史上也一直在改变,以句式方面为例,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了四六骈体文,唐朝七言绝句、七言格律,宋代是词、元代散曲。到了今天,诗坛上有些人竟还出了“手枪体”,其实有点不伦不类。但就句式体裁,中国诗歌需要在哪些地方改变,就引出了今天的第二个问题:发展。

    1.中国传统诗歌的优秀内核,需要保留。中国传统诗歌绵延几千年以来留下大量的写作手法、理论架构、评价方法等等,有很多是需要保留的,比如意境说,比如赋比兴,比如用韵的思想(不是押韵),比如对仗等手法。

    意境说,对仗等属于中国传统诗歌独有的,具有鲜明的中国传统色彩,属于核心层面,具有新时期较强生命力的,应该予以保留。

    2.中国传统诗歌的手法意象等,改进之后可以保留。中国传统诗歌几千年来形成的某些理论,比如用韵,很多人说还用平水韵、在当前普通话盛行的时刻,用平水韵写诗已经只能小范围交流提高,不能为全国大规模使用。比如句式,那些太过死板的句式,相比较活泼的白话诗歌,其实不太吸引人的。

    3.当代西方诗歌优秀理论方法应该汲取。新的时期,对于中国传统诗歌的写作者们,一直沉湎在唐诗宋词中,对世界其他各国的近现代诗歌或者当代诗歌不予理会,或者从未想过将其融进自己的仿旧体诗创作,需知中国诗歌也属于世界诗歌的一部分,自然可以汲取他国优秀诗歌的理论方法,比如象征手法、魔幻主义等新的写法,并且在熟悉的基础上加以运用与融合。

    四、学界、编辑界

    自改革开放以来,说起诗歌,学界以及编辑界就崇尚以欧美为标杆的新体诗、无韵诗。对于仿旧体诗则很少予以评论分析,提起仿旧体诗,一概视为落后,思想落后,方法落后,观念落后。这是一种偏见,这种偏见导致仿旧体诗写作不为学界、编辑界所推崇,或者干脆视仿旧体诗写作与欧美其他各国诗歌为两节,岂不知都只是诗歌而已,两者并无完全的高下之分,不但无高下之分,也可以互相吸收借鉴。

    中华盛世,诗坛繁华,可作为中国传统诗歌的直接传人----仿旧体诗寂寂无名,佳作寥寥。身为中华民族的诗歌写作者,与此盛世繁华,又怎能抛开传统,追慕欧美日非,独于传统仿旧体诗写作塞耳不闻?

    疫情始发之时,蜗居沪上繁华之地,心念诗词方寸之间,故于偶书浅墨之时,聊写一些自己的思考,倘于各位诗友有益则不胜荣幸。如有错谬,还望不吝赐教。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盛世下的喧嚣与沉寂----兼论中国诗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xgrf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