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物极必反,一个人在平时被人欺压太久,当压弯了最后的那根救命稻草时,哪怕是弱者也会绝地反击的。
《弱者的愤怒》讲的就是这样一个弱者愤起而反击的故事,只不过他走的是极端的路线。
《弱者的愤怒》是阿加沙.克里斯蒂的作品,她一生写了80多部小说,被翻译成是100多种文字,总销售超过20亿本。
她是英国著名的侦探小说家、剧作家、三大推理文学宗师之一,代表作有《东方快车谋杀案》、《尼罗河谋杀案》、《阳光下的罪恶》 等。
鲁本.阿斯特韦尔爵士被谋杀了,案发前一天晚上,他的外甥查尔斯.莱弗森跟他大吵了一架,并且在争吵中还伴随着“砰”的一声巨响,然后还有人发出压抑的叫喊。
管家帕森斯被惊动了,本能地反应想上楼去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可几分钟后,莱弗森先生吹着口哨愉快地离开了房间,管家认为没事了,就没有再关注此事了。
哪知道,第二天早晨,鲁本爵士被女仆发现死在桌子旁边,看起来像被重物敲击过。
这样,莱弗森就成了最大的嫌疑人,而爵士夫人却认为他不是凶手,于是她派女仆莉莉.玛格雷夫小姐找到了波洛先生,她跟波洛先生简单陈述了案情的经过后,怀疑波洛先生是否有这个破案能力,这越发激起了波洛先生的斗志。
波洛先生通过与爵士夫人的沟通,她坚持查尔斯没有杀人,而仅凭女性的直觉,就认为是爵士的秘书特里夫西斯先生干的,但自己又没有确凿的证据,这一点似乎也说不过去。
波洛先生后来找医生对爵士夫人使用催眠术,还原案发经过,那晚,夫人其实是最后一个见到活着的爵士的人,她为爵士不喜欢莉莉小姐而大吵了一架,然后无意中发现凸起的窗帘,那里似乎藏着一个人,就是爵士的秘书。
但仅凭这一点还是不能给他定罪,于是波洛先生想到了一技,他利用两周的时间,采集了所有人的指纹、脚印,还搜查了房间,给犯罪分子在无行中,施加了一种压力,让他以为波洛先生真的掌握了什么新的证据。
最重要的是那天,波洛先生假装在楼梯上捡到了很重要的东西,然后交给自己的仆人乔治,让他用小盒子装着,叮嘱他一定要把小盒子放在什么地方,然后波洛先生装作自己有事离开了。
其实,他私下安排乔治躲在自己房间的柜子里,伺机而动,没想到犯罪嫌疑人,做贼心虚,真的来查看到底是什么证据,从而暴露了自己,也成功告破。
秘书坦言,自己跟了爵士9年,在这9年当中,爵士是想骂就骂,从来不顾及他的感受,以前每次被骂,他都忍住了。
但案发那天,他发现落了一个东西在案发现场,于是去拿,哪知道爵士夫妇来了,他没有办法逃离,只得躲在窗帘后,在他们夫妻俩大吵了一架,爵士夫人走了后。
爵士发现了藏在窗帘后的他,于是又是一顿劈头盖脸的骂,这次他没有选择容忍,而是拿起了棍子。
这部小说跟以往不同的地方,就是采用了新的破案手法——催眠术,利用它把曾经忽视的细节一一还原,从而发现蛛丝马迹,顺利破案。
其实这种事不胜枚举,有很多人认为自己是老板,就高人一等,不把下属当人看,矛盾日积月累,一触即发。所以,最重要的是,无论是谁,都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