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中应做到“四心相通”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中应做到“四心相通”

作者: han满天星 | 来源:发表于2020-11-23 21:37 被阅读0次

    今天上午新乡市新区小学的李国胜主任为大家带来了《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方法与艺术》,非常接地气的讲座,让大家受益匪浅,为我们今后的教学设计指明了方向。

    李老师讲座前,首先抛出了大家经常问也经常质疑的问题:“我是谁?”回答:“我是教语文的,我是教人学语文的,我是用语文来教做人的。”点出了自己的大语文观――思政教学:语文不仅是教语文,还要教学生做人,寓思想教育于语文教学之中。接着告诉我们语文教师应有的基本能力:文本阅读能力(这种能力主要回答文本是什么的问题)。课程内容开发能力(这种能力主要是回答教什么的问题),活动策划能力(这种能力回答怎么教的问题)。明确了语文教师努力的方向。又谈了教学设计的三种基本模式: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教学模式。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六个要素: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活动设计,教学板书设计,教学评价设计。

    李老师重点讲了“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要体现四心相通”――作者的心,编者的心,学生的心,教者的心。

    读懂作者的心。解读文本的作者背景和社会背景,包括对作者的思想行为,创作动机等的了解,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和社会,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叶圣陶提倡潜心会文,遵循思路。就是通过分析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想,理解文章的表达方法和表达方式。叶老有一句名言:“能够引导学生把一篇文章的思路摸清楚,就是最好的语文老师。”

    读透编者的心。李老师说:“数学教学清清楚楚一条线,语文教学模模糊糊一大片。”也就是说语文教学辐射的面比较广,很多时候我们的课堂教学没有抓住主要内容,目标不清晰。所以语文教学要抓住语文要素,总结策略,练策略,用策略。要认真解读教材,每一单元导读页要看懂,然后再去设计课程,每一课先看课文前面的导读,再看课后的问题,再去设计课堂教学。

    知道学生的心。美国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曾经说过:“如果把我的教学理论归结为一句话那就是知道学生已经会了什么,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教学。”俄国的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理论”,设计课堂要认知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通过这节课堂教学让学生达到可能发展的水平。李老师提出了,1 重视多元解读,理解是从文本接受有意义的东西并把它们解释成自己理解世界的方式。有1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语文新课程提出:“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是发现和建构意义的过程。”强调对话和交流强调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强调应鼓励学生批判质疑。语文阅读教学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以保护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创造性,保护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作为读者的应有的尊严。文本解读是读者通过阅读从文学文本中获取和解释意义的过程。文学文本的语言具有模糊性,优秀的文本内涵含蓄而丰富,这就使得文学文本的语言具有不确定性。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作者,阅读同一个文本会读出不同的意义。2 重视言语形式。歌德说:“内容人人看得见,含义只有有心人得之,形式对大多数人是一个秘密。”语文教学讲究言意兼得,先得意后得言。3 重视读写结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语文课程性质中说到:“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因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读写结合的三种形式:以读促写:读是为写积累语文材料,探索写作奥秘的。读为写服务。以写带读:血是为了对文本进行深度理解。写为读服务。读写共生:阅读课上的有点作文的味道,作文课上的有点阅读的味道。阅读要培养作者意识,写作要培养读者意识。

    彰显教者的心。于漪教授提出要三次备课。第一次备课――摆尽自我,不看任何参考书与文献,全按个人见解准备教案。第二次备课――广泛涉猎,分类处理各种文献的不同见解后修改方案。第三次备课――边教边改,在设想与上课的不同细节中,区别顺利与困难之处,课后再次备课修改教案。三次备课,三个关注(自我经验,文献资料,课堂现实)和两次反思(经验与理念,设计与现实)。李老师一再强调每个老师的语文课堂要有自己的风格。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中如果能做到“四心相通”,那么这节课肯定是精彩的一课。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中应做到“四心相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xjvi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