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你打折吗?”
“我骨头硬,不好打折。”
我要是这么好打折的话,几年前就去考北京舞蹈学院了。
“不不不,我的意思是,学费打几折?”
“我打烊,不打折。”
“别家老师都打折的。”
“我不打折,因为我从不侮辱学生和家长的眼光和智商。”
什么人喜欢买打折的东西?买不起的人。
同一件大衣,一个月前卖1000,一盒月后卖500,你买到的依然是之前想买但是买不起的大衣,一定很开心吧,因为“占到了便宜”。
为什么大衣降价了?因为原价买进的人太多,它已经不时髦了。虽然依旧是原单,不过全名叫“原单尾货”。
“原单尾货”和“二手货”一样,刚开始因为便宜都觉得占了大便宜,慢慢到后来就像吞了苍蝇一样,越看越无趣。
买东西是情趣。
知识和大衣一样,都是东西而已。唯一的区别是,前者是脑力产物,对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或许要很多年后才能体现出来;后者是当下就能利用起来的实物,满足即时感。
我们都说: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其实输在起跑线上的孩子,最开始就倒在了父母的眼光里。
老师,打折吗?
这句话看似合情合理,我买你的知识,你给我个折扣,大家皆大欢喜,你来我往,多好!
再升华一下就是:退一步海阔天空。
现在睁大钛合金狗眼再看几遍,真的没问题吗?
表面上是:老师少赚了一点钱而已。
实际上,是对自己眼光和智商的侮辱,毫无察觉还沾沾自喜啊。(看得我心痛)
为什么家长要打折?
第一,质疑。就像婚前见父母一样,总要挑拣几番,样貌年龄、家世背景。显得自己“是有眼光和追求”的人。
第二,及时止损。万一这老师是个“战五渣”,那也没损失什么;万一是个潜力股,我还捡了个大便宜。不过一开始就只有眼睛的人,哪里捡得到潜力股!
不要想太多,选老师和买股票一样。
不是所有人都能买到“涨停股”,不是买到了就不会“跌停”,也不是“涨停”的时候你能跑出来赚得满盆钵,更不是“跌停”的时候你就有本事逃出来。
买一直飙红的“涨停股”,是富贵险中求。若看到5分富贵,必定要时常怀着10分忧心。毕竟富贵险中求,险的是期望值的落差和心理承受能力的好坏。
那些起伏不大,每天只上涨一点点、回落一点点的股票,也不是谁都看得穿。潜力股那么好找,就不叫潜力股,而是叫“涨停股”。
话说回来,想要打折的潜意识就是:这东西不值钱。
既然已经觉得不值钱了,怎么还能往里跳呢?看似“尝试尝试”,但实质上还是认真地侮辱了自己的眼光和智商啊!
怀疑食物有毒,难道还要亲自尝一口确认下?大清早亡了!
觉得老师配不上,那还不赶紧另谋高就,讨价还价不是浪费时间和精力么?
大学时候,经济法老师提出一个问题:“你马上要生了,但是医生告诉你,生孩子是有生命危险的,并把协议书递给你的老公签名。你的老公犹豫不决,既然是有生命危险,一旦他签下协议书,就代表,你和肚子里的孩子,你们的生命安危全都寄托在医生手里了。要是最后出事了,协议书上会出现的所有状况都明确的写出来了,到时候如果医生没有医疗事故,无责。不管结果如何,看上去都像是丈夫把你推进了鬼门关。怎么办呢?签还是不签?人命关天!”
所有人都陷入了纠结中,按照法律知识开始权衡利弊,签还是不签?怎么办?
权衡了20分钟后,没人给出答案,因为这是两条命。
“相信医生。”她说。
这也是我想对你说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