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日夜思读书华山论道
有多久没写过书信了?

有多久没写过书信了?

作者: 我是老楊 | 来源:发表于2017-09-21 01:14 被阅读54次

    今年父亲节时,给父亲寄了一本《傅雷家书》。

    因这本书,每每读起时,都让我无比动容。仿佛置身到了这一对父子的时代,看着他们远隔重洋,依靠书信的方式保持并升华父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其中字里行间既流淌着父母的关心、爱与期冀,也满含求学海外的孩子心中的困惑、忧伤与思念。

    傅雷给傅聪家书中的细致难以想象,对于傅聪的签名样式,父亲傅雷发现问题都会从书法的角度予以纠正:

    提到书法,忽然想起你在四月号《音乐与音乐家》杂志上的签字式,须知末一笔不能往下拖长,末一笔可以流露一些笔锋的余波,但切不可余锋太多,变成往下拖的一只脚。望注意。

    对于傅聪在国外演出的评论,傅雷也会特别关注,并且在书信中给予反馈:

    孩子,看到国外对你的评论很高兴。你的好几个特点已获得一致的承认和赞许,例如你的tone[音质],你的touch[触键],你对细节的认真与对完美的追求,你的理解与风格,都已受到注意。有人说莫扎特第27协奏曲k.595[作品595号]第一乐章是healthy[健康],extrovert allegro[外向快板],似乎与你的看法本同,说那一乐章健康,当然没问题,说“外向”(extrovert)恐怕未必。另一批评认为你对k.595[作品595号]第三乐章的表达“His[他的]指你sensibility is more passive than creative[敏感性是被动的,而非创造的]”,与我对你的看法也不一样。

    对于傅聪感情生活,父亲傅雷和母亲朱梅馥时时关心,但也不紧逼,他们在信中说:

    我知道你的性格,也想像得到你的环境;你一向滥于用情;而即使不采主动,被人追求时也免不了虚荣心感到得意:这是人之常情,于艺术家为尤甚,因此更需警惕。

    你成年已久,到了二十五岁也该理性坚强一些了,单凭一时冲动的行为也该能多克制一些了。不知事实上是否如此?要找永久的伴侣,也得多用理智考虑勿被感情蒙蔽!情人的眼光一结婚就会变,变得你自己都不相信:事先要不想到这一着,必招后来的无穷痛苦。

    而对于结婚的伴侣要求,父母得知傅聪与美国小提琴家梅纽因的女儿弥拉相爱,欣喜之余不忘提醒其注意冷静、容忍:

    做艺术家的妻子比做任何人的妻子都难;你要不预先明白这一点,即使你知道“责人太严,责己太宽”,也不容易学会明哲、体贴、容忍。只要能代你解决生活琐事,同时对你的事业感到兴趣就行,对学问的钻研等等暂时不必期望过奢,还得看你们婚后的生活如何。眼前双方先学习相互的尊重、谅解、宽容。

    对方把你作为她整个的世界固然很危险,但也很宝贵!你既已发觉,一定会慢慢点醒她;最好旁敲侧击而勿正面提出,还要使她感到那是为了维护她的人格独立,扩大她的世界观。

    未经世事的少女往往会在一个荒诞的梦想,以为恋爱时期的感情的高潮也能在婚后维持下去。这是违反自然规律的妄想。古语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又有一句话说,“夫妇相敬如宾”。可见只有平静、含蓄、温和的感情方能持久;另外一句的意义是说,夫妇到后来完全是一种知己朋友的关系,也即是我们所谓的终身伴侣。未婚之前双方能深切领会到这一点,就为将来打定了最可靠的基础,免除了多少不必要的误会与痛苦。

    在跟儿子的书信中,傅雷亦会经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

    永远不要忘了我教育你的时候犯的许多过严的毛病,我过去的错误要是能使你避免同样的错误,我的罪过也可以减轻几分;你受过的痛苦不再施之于他人,你也不算白白吃苦。总的来说,尽管指点别人,可不要给人“好为人师”的感觉。

    母亲朱梅馥给儿子的信,则感性很多,更容易直接打动人,浑厚的母爱尽显无遗:

    孩子,你给了我们痛苦,也给了我们欢乐。最近二个月来,我们有兴致听听音乐了,仅有的几张你灌的唱片,想到你就开着听,好像你就在我们眼前弹奏一般。我常常凭回忆思念你,悲欢离合,有甜蜜,有辛酸,人生犹如梦境,一眼霎我们半世过去了。我们这几年来老了许多,爸爸头发花白,神经衰弱,精力已大大减弱,晚上已不能工作;我的眼光衰退,也常常会失眠,这一切都是老态的表现,无法避免了。

    这句“常常凭回忆思念你”,不知是多少母亲对游子的心声,每每念及便觉泪目。

    又想起父亲节当日,除了给父亲寄去《傅雷家书》一本之外,给母亲也寄去了一本《亲爱的安德烈》,问到母亲是否有阅读,母亲亦是回答,年龄渐长,眼力不济。等稍后几日,便带您去配一副合适的眼睛罢。若是可以,将文字念给您听,我也是十分愿意的,但总有我不在的时候,所以有副眼镜,总会好些。

    世上父母的爱,大抵相同。中国人含蓄内敛,所以也导致大部分家长不会将爱挂在嘴边,更没有多少家庭能如《傅雷家书》一般,将万千情感凝集于书信中。所以这也是这一类家书的魅力,既能让我们可以看见不同的家庭中相处的方式,也能通过同理心感受到自己家庭中同样深切的爱意。

    如今,电话方便了,视频语音通话也普及了,父母跟我们不需要邮寄书信寄托情感。但视频通话、语音电话这些真的能让我们打开内心去沟通吗?可能并没有,即时通讯工具只是让我们更方便快捷的同家人保持了联系,但很少能够被用来深入的内心交流。

    所以,我依然希望,书信,在如今社会的家庭交流中,有其一席之地。在写书信的过程中,既是对自己的总结和深入思考,亦有对对方回信的期冀和盼望。因为知道每次书信往来的时间不短,所以每次必是真情实感,对于中国人来说,亦能够放心自如的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和情感。

    每个家庭,都应该有自己的家书,这会是我们和父母彼此走进对方内心的桥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有多久没写过书信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xpas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