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互联网&IT
如何破解“千人千面”,深度解读用户画像

如何破解“千人千面”,深度解读用户画像

作者: 言射手 | 来源:发表于2017-08-22 23:05 被阅读84次

通过这篇文章,介绍我们理解的两种用户画像(User Persona 和 User Profile),以及如何构建用户画像(User Profile)的标签体系并驱动产品智能。

User Persona

第一种用户画像(User Persona)是产品设计、运营人员从用户群体中抽象出来的典型用户:

在用户调研阶段,产品经理经过调查问卷、客户访谈了解用户的共性与差异,汇总成不同的虚拟用户;

在产品原型设计、开发阶段,产品经理围绕这些虚拟用户的需求、场景,研究设计产品用户体验与使用流程;

当产品设计出现分歧时,产品经理能够借助用户画像,跳出离散的需求,聚焦到目标用户,不再讨论这个功能要不要保留,而是讨论用户可能需要这个功能,可能如何使用这个功能等等。

例如某招聘类产品在调研阶段构建的用户画像(User Persona):

(图片引用自 https://www.clearvoice.com)

所以,这类用户画像(UserPersona),本质是一个用以描述用户需求的工具,它帮助不同角色在产品研发过程中,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问题。

在产品设计阶段和原型开发阶段,产品经理会较多地借助用户画像(User Persona)理解用户的需求,想象用户使用的场景。随着产品上线后不断迭代,积累真实用户,仅通过用户画像(User Persona)难以量化地评估用户需求,也很难通过数据证伪,不确定用户画像(User Persona)虚构的人物是不是真的目标群体。同时,真实用户群体也随时间推移变化,在设计阶段虚构的用户画像(User Persona)需要重新调研、设想。

User Profile

与此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产品积累的用户行为数据,为产品运营提供更好的支撑,例如根据用户浏览记录向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这就是本文着重介绍的第二种用户画像(User Profile)——根据每个人在产品中的用户行为数据,产出描述用户的标签的集合。例如是男是女,生活工作所在地,乃至喜欢哪个明星,要买什么东西等。

随着“千人千面”等理念深入人心,我们希望更加清楚两种用户画像的差异。与第一种用户画像(User Persona)不同的是,用户画像(User Profile)的建设更加关注:

是否反应受众的真实需求:用户画像(User Profile)这个词的字面意义,是关注人口属性、生活状态等静态信息,但这些信息并不一定直接反应用户兴趣。产品更关注的往往是某用户“最近喜欢看哪类内容”、“准备买多少钱的手机”这样能帮助产品运营的动态信息;

时效性:用户的兴趣偏好随时都在发生变化,需要及时更新用户标签;

覆盖度:用户画像(User Profile)既要勾勒出用户感兴趣的内容,也要记录用户不感兴趣的信息,尽量多地满足产品运营的需要。但同时,除了人口属性等明确的属性外,大多数用户画像的正确与否是没有意义的。如“最近喜欢看搞笑视频”这个标签,并不表示用户下一次一定观看搞笑视频,因此执着于提升标签的准确度,不如设计出多更清晰描述受众需求的标签,更多时候我们注重提升用户画像的覆盖度,同时提供更细粒度的画像。

设计用户画像的标签体系

用户画像(以下均指 User Profile)一般通过标签体系落地,简单说就是你把用户分到多少个类里面去,当然,每个用户是可以分到多个类上的。这些类都是什么,彼此之间有何联系,就构成了标签体系。通常有两种思路设计用户画像的标签体系。

一是结构化的标签体系,这类标签可以直接从人口属性、物品信息等基本信息中直接得到,有明确的层级关系,如性别、省市、内容分类、商品分类等。

(图片源自 http://www.amazon.cn)

结构化的标签体系通常较为简单,一般可以直接通过用户的行为映射得到,例如根据用户的购买记录,为用户构建物品对应的结构化标签。但结构化标签往往粒度较粗,无法充分衡量用户的兴趣,例如新闻类 App 中用户阅读了一条关于某明星的娱乐类新闻,其实无法推断出他对所有娱乐类新闻感兴趣,也不一定只对该明星情有独钟。

另一种是非结构化标签体系,就是各个标签各自反应各自的用户兴趣,彼此之间并无层级关系。典型的非结构化的标签,如搜索广告系统中的关键词,或者阅读类产品中的文档主题模型(Topic Model),或者向量化的用户、物品 Embedding。

标签体系的设计一要便于使用,二要区分度明显。结合具体产品而言,在不同的场景下,对这两点的要求重点是不同的。最终在产品中选择哪些标签并没有明确的依据,还是需要充分了解到底是什么驱动用户使用产品。有效的标签体系,要能反应用户决定买什么、不买什么的逻辑与依据。例如在电商产品中,如果以新闻频道的方式,为用户构建“财经、体育、旅游、…"这样的标签,虽然并不难,但也没多大意义。

场景驱动:场景是特定的时间、地点和人物的组合下的特定的消费意图。不同的时间、地点,不同类型的用户的消费意图会有差异。例如白领乘地铁上班,会关注当日的新闻热点;周末晚上在家,用户更喜欢点击娱乐搞笑等。场景辨识越细致,越能了解用户的消费意图,推荐满意度也就越高。

用户画像

我们考虑新用户和老用户两大类群体。新用户第一次进入 App,在这一阶段的运营目标以留存为主。除了常规的设备信息、地理信息外,我们对用户了解甚少,可以通过猜测下列问题:

用户在哪里?用户是否出差?等
这个时段可能处于什么场景?

构建用户画像,进行场景推荐。这两种标签的获取较为直接,通过用户手机的地理位置信息和当前时段就可以得到。通过场景推荐的方式,我们在不了解用户兴趣的情况下,针对不同场景标签下的新用户推荐不同热门产品,满足用户需求。

而对于老用户,运营目标是提升用户体验,向用户推荐感兴趣的内容和服务;结合场景推荐用户可能感兴趣的新鲜内容,能提高用户留存率。除常规信息、场景信息外,构建老用户的用户画像还会考虑:

用户在不同时段的兴趣点

用户是否喜欢探索新的产品

用户召回需求

现在互联网产品的获客成本很高,当老用户最近一段时间内的登录频次显著低于过往,甚至没有打开 App 时,我们判定老用户有流失风险,可以通过推送感兴趣的内容等手段,召回用户。

总结

最后,总结一下文中提到的两种用户画像。User Persona 可以帮助我们形象的了解目标用户的行为特征,作为我们判断用户需求的依据;User Profile 从用户行为中构建各种标签,在用户生命周期中不断刻画用户意图,辅助产品运营。

画像标签体系的建设是不断迭代的过程。只有根据产品运营的目标,灵活调整标签体系,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破解“千人千面”,深度解读用户画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xpkd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