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婚姻育儿
《其乐无穷的战斗》读书笔记

《其乐无穷的战斗》读书笔记

作者: 小飞侠喵 | 来源:发表于2018-12-27 16:28 被阅读3次
    《其乐无穷的战斗》

    知道伍罡老师,是公众号“曾奇峰工作室”推送的一篇文章——《白天不懂夜的黑——写给所有有儿子的妈妈》。当时看完就觉得,太可乐了,居然有人可以把结合心理学探讨育儿的文章写得这么有意思。那时,便对《其乐无穷的战斗》这本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准确地说,《其乐无穷的战斗》更像是一本文集。由一篇篇短文分别讲述了0~3岁、3~6岁、6~10岁和10~16岁孩子的心理特征,以及父母在养育时应注意的事项。不过说注意事项似乎有些不恰当,因为太过于严肃。

    伍老师本人,一定是个有趣的人。不然也写不出这般妙趣横生的文章来。
    很难想象他是个工科生,还是工程师。

    用简单易懂的语言,来介绍略显晦涩的心理学概念;再用通俗易读的故事和一个接一个的俏皮话,让人在拍掌大笑中沉思,又在轻松愉快中收获——因为了解,所以淡定。

    如果老师们都有这般功力,学习再也不会是痛苦的事情了。

    该书有三篇名人写的推荐序,但在我看来,都不及伍老师的女儿写的后记有“推荐”力量。那逻辑,那俏皮劲儿,太有画面感了(仿佛在听一段单口相声)。很难想象这是一个中学生的手笔。果然是伍老师的亲生女儿,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

    现将书中那些很触动我或让我有所收获的句子摘抄如下。

    这些片段只是该书一部分精华的呈现。另一部分精华,只有阅读全书的人才能亲身感受之。

    诚意推荐。


    ☆摘抄笔记——

    推荐序三 《打造现代生活的父母合作社》   王浩威

    ❤在儒家文化的东亚地区,一般而言,教养孩子这件事,原本实在大家族中完成的。这样的家族,基本上是以父亲为中心的大家族或宗族,也就是所谓封建时代的父权社会。在这样的家族里,孩子们都要听从父亲的管教,同样也是最崇拜父亲的权威。而母亲虽然擅长在生活上或物质上照顾小孩,但没有真正的决定权,也就从来不需要用心去思考孩子的感觉,还包括去了解和回应孩子的内心世界所发出的任何信息。

    现在这个社会则不同了。大家族或传统社群瓦解的结果,就是小家庭或核心家庭被迫释放独立出来。在这样的情况下,男人开始必须去学习担任父亲,而女人必须经过学习才知道物质照顾以外的其他照顾(例如,心理层面的)。虽然许多人已经居住在与过去不同的大都会里,然而依然有一股无形的压力,督促着每一位父母表现出一定的水平,从物质到表面行为上的。

    第一章:0-3岁  建立安全感,孩子与妈妈的双向认同

    1、《4800年前的俯瞰:真正的陪伴,真正的爱》——

    ❤……儿童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最打动人心的一句经典名言:孩子仰望妈妈的脸,看到的是孩子自己。这句话的意思是孩子躺在妈妈的怀抱里,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对自己也不太了解,他唯一的信息来源,就是妈妈的脸,孩子通过妈妈的面部表情来判断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

    假如孩子无论何时观察妈妈的脸,妈妈都是眼睛闪着光、脸上带着笑、满心欢喜地注视着自己,一天两天,一周两周,一月两月,这个印象一层层地叠加,逐渐稳固下来,孩子就会形成一个概念:因为我是一个好孩子,是一个值得爱的孩子,是一个有价值的孩子,妈妈看见我才会如此开心。这是一个人自我价值形成的开始,也是一个人人格的核心基础,有了这个基础,这个人的一辈子不会太惨。

    如果孩子看到的妈妈的脸,大部分时间都是冷漠的、嫌弃的、愤怒的,日积月累,孩子也会形成一个概念:因为我是一个糟糕的孩子,是一个不值得爱的孩子,是一个没有价值的孩子,妈妈看见我才会如此不爽。这个孩子一辈子抑郁的格调也就基本确定了。

    ❤……温尼科特还有一句经典名言: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天然的心理治疗师。

    孩子仰望妈妈的脸,看到的是孩子自己;
        妈妈俯看孩子的脸,看到的是妈妈自己。
        这俯仰之间的目光对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孩子和妈妈的双向认同,是情感大数据的共享和交换。它既奠定了孩子的人格基础,也修复了妈妈的人格缺憾。它是那么珍贵和重要,又是那么平凡而简单。

    经常看到各种各样的文章谈论亲子和陪伴,我觉得仅仅和孩子在一起不是陪伴,只有相互认同的亲自关系才是真正的陪伴。


    2、《“我下楼拿个大大的棍子把妈妈大四”——两岁娃的“狠话”分析》

    ❤从驱力理论来讲,孩子也非常正常。
    这个年龄段正是攻击驱力最旺盛的时候,男孩子尤其明显,他要通过攻击他人、攻击环境来显示自己的力量,攻击的方式主要是行为和语言。

    ……不要努力去尝试做一个科学家妈妈,因为拥有一个普通人妈妈是娃前世修来的福分。

    ☆知识小链接☆

    梅兰妮·克莱因是精神分析课题关系学派的标志性代表,她对儿童心理的探索,对儿童精神分析技巧和理论的开拓,百年来无人能出其右。她用一个模型来说明婴儿的心理变化过程:孩子在大约6个月以前,认为世界上存在着两个妈妈,一个是能满足自己一切需求的“好妈妈”,另一个是不能满足自己某些需求的“坏妈妈”。这时孩子处于“偏执-分裂位态”。6个月以后,孩子慢慢明白那个“好妈妈”和“坏妈妈”其实是同一个人,这个发现让孩子很伤心,于是孩子进入了“抑郁位态”。这个过程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孩子就是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明白世界上任何人、任何事都不是非黑即白、非好即坏,而是复杂多样的。

    3、《孩子不吃饭引发的商机》

    ❤用心理学解释就是:孩子只有玩过一种症状,才能放弃这种症状。如果非要上升到哲学高度就是:我们只能放弃我们曾经拥有的东西。


    4、《其乐无穷的战斗:轻松搞定“熊孩子”》

    孩子要做什么就去做了,而且做对了,接着又会去做,又对了,孩子的自信心就会越来越强。因此要有足够的宽容,容忍孩子的“不良”行为。

    ❤焦虑是什么?焦虑是对未来不可预知、不可控制的事物的担心。


    5、《孩子最初的自信是如何建立的》

    妈妈眼中的欣赏和鼓励,会让孩子觉得我是一个很棒的孩子,我不用害怕什么,这是最初的自信的建立。

    ❤每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都会对这个纷繁复杂的环境充满好奇,他们会用自己本能的方式去探索。

    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如果周围的人对他的好奇心是欣赏和鼓励的,他就会把自己身上蕴藏的潜能充分地发挥出来;如果周围的人不管是出于安全还是健康的考虑,对他的好奇心是苛责和抑制的,他就会常常处于惊恐的状态,在想尝试探索新事物的时候,瞻前顾后犹豫不决,甚至主动退缩以求自保。随着时间的累积,孩子表现出来的就是自信心和智力的差别,因为他不能把全部的精力放在要挑战的目标上,需要分出一部分来察言观色。


    6、《宠爱与溺爱》

    宠爱和溺爱不是从行为上区别,而是出发点不一样。宠爱是为了满足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正常需求,溺爱是为了满足抚养者自身的需求,但是这些需求经常会伪装成孩子的需求。

    孩子自身成长需要的爱是宠爱,多多益善,因为孩子是宠不坏的。

    为了满足抚养者自身需要的爱是溺爱,越少越好,否则会吞噬孩子。

    ☆知识小链接☆

    美国的亨利.马西博士和内森·塞恩伯格博士合著的《情感依附:为何家会影响我的一生》这本书中,把父母溺爱孩子的方式划分为两种,一种是过度控制,另一种是控制不力

    被抚养者过度控制的孩子往往会用一些强迫性的行为来反抗对自己的控制,比如多动、进食障碍等,就像文中说的300斤的小胖子。
    父母控制不力的孩子,心理上很空虚,没有归属感,属于不安全的依恋类型,他们无法从父母那里获得行为的边界,只能用自己的方式从同伴、老师、社会中寻找行为的边界,往往会撞得鼻青脸肿,甚至支离破碎。

    7、《养娃如种田》

    ❤同样一块地,十八年的时间能变成旱涝保收的肥沃良田,十八年的时间也能变成板结盐化的贫瘠沙地,看起来取决于包地人的水平,其实根子上是看地主怎么想。

    不管是种地还是养娃,都要遵循自然规律,违背了自然规律就叫逆天而行,是要付出代价的。

    8、《从放心到放手: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著名的心理学家卡伦·霍妮说过:“人,生而具有自我实现的倾向。如果移除了障碍,人自然地会发展为成熟的、充分实现自我的个体,就像一颗橡树籽成长为一株橡树。”

    ❤冰心老人曾说过:“让孩子像野花一样自然成长。”这可以理解为不包办,不包揽,不代劳,而是要放心,要放手,给孩子独立自主成长的时间和空间。孩子的成长是属于他自己的, 无可替代,最终要靠自我持续发展的动力,只有有了较强的独立性,孩子愿意自主、自立,才能使得身体、智力、情绪都有较好的发展,才有助于养成孩子独立、负责的态度。

    ❤孩子有了自信,学习愿望就会更加强烈,就会养成对自己负责的态度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

    ❤决定孩子未来发展的两大因素,第一是基因,第二是环境。基因决定发展顺序,环境决定发展水平。

    父母需要做的是了解孩子的成长阶段和特点,在不同的阶段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环境,帮助孩子移除阻碍成长的障碍。

    ❤不要人为地给孩子制造挫折,孩子的成长道路上会有足够多的挫折。

    ❤从放心到放手那“温柔的一推”。它足够温柔,带着父母满满的爱,不会让孩子感觉被抛弃和被拒绝;同时它又足够有力,带着父母充足的信任,让孩子能够下决心离开父母的怀抱,自己去尝试挑战未知的世界。

    第二章 3-6岁  了解孩子眼中的世界

    9、《妈妈还得是女人》

    ❤孩子的第一次认同,对象是妈妈。孩子的第二次认同,对象是爸爸(两三岁后孩子们渐渐喜欢喝爸爸玩儿)。第二次认同伴随着和妈妈的第一次分离,两个过程是同时进行的。

    (第二次认同完成得好)小男孩的心理和生理就开始和谐统一,从此就跟着爸爸混了,学着爸爸的样子朝着男性的方向狂奔而去。这就是男孩的第二次认同,也是性别上的最后一次心理认同。……

    (女孩在第二次认同中发现和爸爸不一样,开始慢慢和爸爸分道扬镳)……这是女孩的第二次分离,和爸爸分离。虽然跟着爸爸瞎忙活了一阵子,但这第二次认同让女孩子了解了男人是如何思考和行动的,为自己将来选择真正的男人打好了基础。

    ❤从心理的发育过程来看,男孩是一次分离,两次认同,第二次对爸爸的认同是一锤子买卖,行就行,不行就没得重来了。女孩是两次分离,三次认同,上天之所以特别照顾女孩,多给了一次认同的机会,以防万一出了差错还可以弥补和调整,是因为她们不光自己要发育好,未来还承担着养育下一代的重任,马虎不得。从理论上来讲,多一次认同的女性是比男性心理发育更好的人,尽管身为男性,我不太服气,但是这确实是事实,只能认命。

    在这个复杂的认同过程中,男孩发育成内外一致的男性,女孩发育成表里如一的女性,长大后他们按照自然的规律相互吸引。换句话说,只有真正的女孩才能吸引真正的男孩。


    10、《孩子眼中的世界》

    ❤我们大人需要了解一个原则:孩子的行为取决于他所相信的事实,而不是真正的事实。

    陪伴孩子成长是个不容易得过程,但是这份不容易是有回报的。其中一个最好的回报,就是孩子会带领我们进入他们的世界,唤醒我们童年的记忆,把现实世界的贪嗔痴怨恨离别求不得暂时都放一放,好好地享受当下那份纯真的快乐。

    这是一份孩子给父母专门定制的礼物,准时送达,过时不候。

    11、《白天不懂夜的黑——写给所有有儿子的妈妈》

    男孩子的成长方式和女孩子不一样,他们需要更宽阔的疆界,家里既然养了野马,就要给他一片草原。如果只给他一个羊圈,就会像以为初中老师描述班里的男孩子:调皮、温和、幼稚;或者像初中女生形容班里的男同学:既没有我们聪明,也没有我们有眼色,最搞笑的是还没有我们壮。


    12、《孩子为什么喜欢恐龙》

    ❤在孩子还没有能力直接对抗比自己强大的对手的时候,用想象来缓解压力,是再正常不过的反应。

    ❤……2-4岁的孩子是同时活在两个世界里的,一个适合大人共享的现实世界,一个是他们自己的幻想世界,这两个世界是并行的,是同时存在的,又是相互重叠的。

    13、《乖娃易怂》

    ❤(两三岁)这个年龄的孩子和妈妈的权威相比,力量实在是太弱小,挣扎了几下也就举手投降了,日积月累,孩子会形成一种条件反射:我必须服从权威的人,权威的人是不能反抗的,反抗得越凶,受到的反击越强烈。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成长的孩子,就像一只被捆得漂漂亮亮的大闸蟹,再也不会因为乱跑乱爬、互相打斗而缺胳膊少腿,但也失去了保护自己的能力。

    走出家庭,进入集体环境中的孩子都有一个天性,就是自我怀疑,都希望能够通过社会群体对自己的认可,来确认自己是个受欢迎的人,是个有价值的人,从而逐渐形成一个稳定的自我。如果一个孩子在家庭中没有打牢根基,一旦这个社会环境的评价标准有问题,那孩子的自我形成就一定会出问题。

    ❤曾奇峰老师说过一句话:小时候被妈妈搞定的孩子,长大后也会被别人搞定。意思是说如果孩子小时候被训练得太乖,长大后就是送给别人捏的软柿子。用四个字概括就是“乖娃易怂”。


    14、《幼儿园需要学什么》

    ❤从理论上来讲,幼儿园是家庭的向上延伸,不是小学的向下延伸。

    这一上一下的关系更加明确了幼儿园的定位。

    孩子的成长过程是一个逐渐分化的过程,从母子共生的二元关系逐步过渡到母亲、父亲、孩子的三元关系,再通过进入幼儿园扩展到丰富的多元关系。

    15、《稚子在,宜远游:请拒绝游离式陪伴》

    ❤对低领的孩子来说,旅游的时候基本上记不住那些人文景观和历史古迹,唯一能记住的是旅游时父母和自己在一起的纯粹的欢乐时光。因为这是用身体和情绪记忆的,不是用大脑皮层,这种记忆是永远也不会忘记的。

     

    16、《四大步骤,培养孩子建立友情的能力》

    无数的理论和数据证明,一个人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特别是从重大打击中恢复的能力(逆商),取决于是否具有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能够有效构建和充分利用社会支持系统,是走向成功必不可少的一环。

    ❤所谓社会支持系统,是指个人在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中所能获得的,来自他人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帮助和支援。

    通俗地说,就是一个人的成功,取决于他有什么样的朋友圈子,取决于他能给自己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朋友圈子,取决于他能从朋友圈子中得到什么样的帮助。这个能力比学历、财力、体力、美丽重要得多,这就是人格魅力

    第三章6-10岁  发展与学习,相对平静的潜伏期

    17、《妈妈太强势,儿子多平庸》

    ❤从系统式家庭治疗的角度来看,个人问题是家庭问题的呈现,个人的生活方式往往是家庭生活方式的重复,家庭是一个相互关联的系统,产生问题的决定性因素是家庭的互动方式。

    ❤曾奇峰老师曾经说过一句很有意思的话:重男轻女的文化是对女性的保护,因为在这种文化中,一旦你被重视,你就完了。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一个人如果被重视,他就得从小志存高远,胸怀加过,循规蹈矩,奋发向上,远离低级趣味,克制七情六欲,努力做一个纯粹的人,一个不像正常人的人,一个按照别人的标准加工出来的人。不被重视的人反而是按照人的天性成长起来的人,是相对正常的人,是按照自己的标准活着的人。

    ❤老话说:兹母多败儿。老伍说:强母多庸子。

    慈母制造出败儿,是因为慈母用溺爱儿子的方式满足自己的需求;强母加工出庸子,是因为强母用“阉割”儿子的方式宣泄自己的愤怒。

    第四章  10-15岁  充分放手,内外交困的青春期

    18、《一日为父母,终身拜师傅(上)》

    ❤米德从文化传递的方式出发,把整个人类的文化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既成文化(Post-Figurative)、互济文化(Co-Figurative)和未成文化(Pre-Figurative)

    既成文化:是指晚辈主要向长辈学习
    互济文化:是指晚辈和长辈都向同辈人学习
    未成文化:是指长辈反过来向晚辈学习

    ❤孩子的创造力是保护出来的,不是培养出来的,因为创造力是孩子天赋的本能,做父母的只要好好保护不去破坏就已经足够了。也许我们需要重新思考我们对待孩子的方式,因为未来再也不是今天的简单延续,而是对今天的彻底颠覆。

    我们更擅长跟随而不擅长领跑。

    ❤向孩子学习是父母最好的成长方式。

    19、《一日为父母,终身拜师傅(下)》

    ❤只要你想夸一个人,就一定能找到值得夸的地方。

    当一个孩子的独享的愿望没有满足之前,所有的分享都是虚假的,是为了讨好大人的违心之举。

    这位意大利老太太(蒙台梭利)认为:儿童是成人之父。
    ……

    老太太还发出严正警告:“没有儿童对他们的帮助,成人将颓废。如果成人不努力自我更新,一层硬壳就开始在他心脏的周围形成,最终会使他变得麻木不仁。”

    20、《青春期手机依赖症,到底怎么治?》

    ❤青春期的孩子最重要的心理任务时发展自我认同的能力,孩子需要通过同龄人的眼光来确定自我的价值,来给自己定位,所以他们需要和同龄人的高频度的交往。

    21、《一个学渣到学神的逆袭之路》

    ❤教育终究要回归它的本质,就是生命对生命的的影响

    22、《“不读书,不吃苦,你要青春干嘛?!”是毒鸡汤》

    ❤在吃苦的状态下读书,是效率最低的读书方式。

    ❤人的大脑表现最好的时候,不是消极悲观或心如止水时,而是被积极情绪包围的时候。
    ……

    当人更快乐,更积极时,会变得更成功。

    ❤与其抱怨孩子们不愿意“吃苦”,不如想一想是谁把学习变成了“苦差事”。

    ❤在机会越来越多的现代社会中,每个人都应该靠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获得相应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而不应该像一只兔子,拼劲全力苦苦挣扎,只是为了和乌龟比谁游得更快。

    所以酷不酷不是绝对的,同样做一件事,你是猴森服(好辛苦)还是猴嗨森(好开心)与这件事无关,与做这件事时的心态有关。

    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怕苦。我们真正怕的是:苦得没有意义。


    23、《赵哥:愿所有孩子都能被这样的老师呵护》

    ❤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在《儿童的人格教育》这本书中说过:“教师对学校的制度不负有责任,但他们能以个人的同情和理解缓和一下赵哥制度的非人性和苛刻的一面,那就最好不过了。”

    24、《无条件的爱,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陪伴孩子长大,要了解孩子心理发育的规律。熟悉规律,料敌在先是享受;一知半解,仓皇应对是忍受。

    ❤妈妈的语言回来了,妈妈就回来了。妈妈回来了,妈妈的爱就回来了。
    ……
    妈妈的爱回来了,孩子的心就定了。

    ❤父母和孩子之间,除了爱,还有一层“义气”: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张!你们对我这么好,包容我的叛逆,理解我的压力,不以成绩作为评判我的唯一标准,把我这个人看得比成绩重要。我也不能太对不住你们,我知道这个阶段学习是首要任务,我知道你们希望我把精力和时间多庸在学习上,我会尽全力去努力,不光是为你们,也是为我自己。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孩子一路成长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失去依赖的过程。

    父母通过每一个成长节点的仪式,给孩子心理上一个独立和成长的暗示。孩子也会通过这些仪式,知道自己虽然失去了一些依赖,但是收获了更多的爱,无条件的爱。

    成长与依赖,就像跷跷板的两端,大致平衡才能玩得起来。……为了保持这个跷跷板的平衡,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用爱来补偿他们必须要失去的东西。

    ❤成长就像在滴水成冰的寒冬腊月里,孩子必须要去独立完成的一次远行,谁都替代不了。父母的爱就像食物和衣服,我们能为孩子提供的最好的帮助,就是让孩子在出发前吃饱一点儿,穿暖一点儿,这样他们才能走得更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其乐无穷的战斗》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xqr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