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教师行业以来,最大的感受主要有两点。一是本行业内幸福感并不高,无论老教师新教师通通对工作有很多不满,且成逐年上升趋势。二是社会对老师口诛笔伐,似乎很多人都曾经受过老师虐待还是咋的。各种偏激言论简直不堪入目,对教师充满各种不善。
说说行业内。相信很多人都有一种刻板印象,觉得老师一天就上那么几节课,周末有双休,每年有寒暑假,工作规律,非常人性化的职业。双休和寒暑假确实相对于其他职业要显得幸福很多(当然现在寒暑假的问题也需要进一步观望),这一点不可置否,但是教学其实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教学是一项艺术,在当今推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学已经不再是过去直接照着书本内容机械讲解,而是深入探究教材,联系生活实际,对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且践行对价值观、人文素养的培养。比如,我见过一个很棒的案例(引自公众号Hudy Xu),讲的是虚拟语气。整个课堂设计围绕中国诗词大会展开,导入部分用一句诗“人生若只如初见”,“若”就是假如的意思,即if,由此联系学过的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再引出新知→ if引导的虚拟语气。呈现用了其他的诗词比如对现在的虚拟: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对过去的虚拟“如果当时未离去,吾悟此刻不尽然。”等等。练习中一个环节采取语法填空,题目文本摘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最后情感升华采用一个心理学效应“踢猫效应”来向学生教授知识的过程中同时践行价值观的引导: 人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整堂课设计行云流水,环节节节相扣、层层递进,再到最后主旨的升华,我相信一堂好课的设计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教师要吃透知识点,再把知识点深入浅出地讲授,以及联系生活,整个过程需要翻阅很多的资料、也需要很多的教学灵感。所以我说教学是一项艺术。
印象里还有江苏马虹老师的导入非常精彩,她上课的topic是colors and moods,她以自己身上的毛衣颜色入手,让学生猜测她的心情如何。然后用一首五行诗引出颜色是如何影响人的情绪的。

当然如此巧妙的设计十分考验教师的功底,学生的基础也非常扎实,能力很强。想要把书教好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然在平时教学过程如果节节课都需要做到这样会很累。
教学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传授知识,另一方面是管理学生即课堂纪律。其实对于很多老师而言,管理学生纪律比传授知识难得多。之前看到对于选专业的建议有人这么说道“选择专业有一点很重要就是不要选择和人打交道的行业”,虽说学生相对于社会人士单纯一些,可并不是每个学生都可爱的。有些学生就像是恶魔一样,当你每天都得面对那么几个恶魔,心情都会不好。所以身为教师,修身养性很重要。对于乡镇学生,你原本会想到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像希望工程宣传画中那双向往知识的眼眸,你期待用自己的智慧去启迪他们,奈何实际情况却是这样的学生少之又少。当然也不乏特别懂事的孩子,让你感觉到人性的温暖,而有些学生的恶也会深深地伤害老师。我还没当过班主任,所以对这种恶还无从察觉。只依稀耳闻几位当过班主任的同事曾言“埋怨老师严厉写信咒骂老师全家”之语,一度震惊我幼小的脆弱心灵。
传授知识过程中你觉得自己讲得很清晰了,很明了了,重难点很突出了,反复讲过几遍了,奈何学生都是鱼的记忆,存在七秒都很不错了。我最适合做教师的一点就是面对学生这样子,我从来没发过火,我只会觉得有点无奈,然后再次讲解。当然也会有极少数学生接受能力确实比其他大部分人强,你就会觉得欣慰。有次路过教室,听到他们数学老师在讲题,应该是讲过很多次了,没有一个学生回答上来,她怒火中烧“说啊!你们说啊!又回答不出来烦死了!”,其实我能理解她的心情,但是我不会生气,不知道算优点还是缺点。
第二年我接手的其中一个初三英语班相对来说底子算还行。在我接受之前,全校8个班中他们班排名第4。他们班以前的英语老师相当严厉,一看就是牙尖嘴利那种类型。曾有一次目睹她在办公室批评学生未写作业,那阵势那语气我听着都毛骨悚然。毫无疑问,她是一位非常强势的英语老师。后来她调到隔壁镇了,这个班由我接手,我最大的感受是他们班学生都还算比较听话,也许是因为曾经被管教甚严。我有些担心他们面对教师的反差,转而下降得厉害。虽说我对自己的专业知识充满信心,可是管理学生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果不其然,初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他们开始出现下滑趋势,由第四转为第五,到期末更是继续颓势跌至第六。我开始语重心长对他们说道“你们是不是舍不得曾经的老师呢?”虽然有学生摇了摇头,还有个学生更是直言不讳“因为你没那么凶”,我当做没有听见继续道“不管你们是喜欢曾经的老师也好,还是喜欢我的授课风格也好,每个老师永远只能陪你们人生的一小阶段,无论哪个老师陪你们,你们都需要努力,才会走得更远”,最后我还承诺“如果你们班考进前三名,我就给你们放电影”。课代表摇了摇头小声嘀咕“不可能的”,我心底叹了口气,不知道他怀疑的是老师,还是对他们自己不自信。后来初三第二学期,出乎意料地,他们班真的考了第3名,我也因为嗓子疼兑现了诺言给他们放了《当幸福来敲门》。后来他们班仍然可以保持这个名次,我开始觉得或许我也有我的魅力呢,这种魅力不是靠威逼,而是春风化雨?不过这种方式确实太过冒险,教师需要严慈并济,度的把握非常重要,过严则遭怨,过柔则受欺。
当然,现在的教师除了教书、管理学生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任务。所以也不像有些人想象中那么轻松,班主任更是时刻关注学生的安危,所以也还是挺辛苦的。
说说行业外。好像很多人怨恨老师,发表的言论也很不友善客观。从我自身经历来看,我也并非喜欢每一个教过我的老师,甚至也不是很喜欢少数几个老师,但是我觉得那只是个人行为,不能上升到整个行业。任何行业里都有形形色色的人,这并非哪个职业所特有的。关于很多话题,比如“补课非常赚钱”,这点真的有很大的误解,补课算违规行为,惩罚很严重。“当老师的都好穷”,有一定的道理,老师的薪资一般和当地经济水平相关,教师薪资基本在当地收入水平的中等水平,有句话高度概括“吃不饱也饿不死”,但是也不要对教师行业太过充满偏见,似乎教师就应该穷到尘埃里去,买个房什么的就一定是靠违规补课或者拿的什么灰色收入,这样认为的人可能怕是不知道教师有公积金这个东西。我觉得体制内比体制外的一点优势是公积金高一点,稳定一点,所以有利有弊,看个人权衡取舍。“令人羡慕的寒暑假”,其实也不是完整的寒暑假的,通常学生放假了,老师还要阅卷、开会期末总结,还有其他很多任务比如这次暑假还有防溺水家访,有时还有培训。比较讨厌的一点是当教师回到家里,还可能辅导亲戚家的孩子,别人当你是免费的家教。有个女老师曾抱怨说她每次回家都要辅导弟弟妹妹写作业,我本来想说辅导自己家的倒也还好,毕竟希望他们好,直到——她说她有两个妹妹、一个弟弟,妹妹在读高中、小妹读初三、小弟读小五……所以有时候假期也是一种烦恼,长大以后呢,在家久了也容易家庭不和谐,所以有时候既不想上班也不想放假,矛盾二元体。
every coin has two sides. 任何职业都有它的优势和劣势。在网上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 教高中的老师会劝你去教初中,教初中的老师会劝你去教小学,教小学的老师会劝你别当老师……以我身边的朋友来看,教师职业幸福感普遍不高,如果没有良好的心态容易抑郁。印象里为数不多对教师行业感到满意的是一位曾经当过护士的女老师,因为以前的工作强度更大,有对比所以有幸福。当然前提是她没当班主任。想起以前我们那一批一起考进学校的小伙伴在一块聊天,我们都是因为恐惧体制外996而把体制视作保护伞,所以在不开心的时候就多想想自己所拥有的吧,知足才能常乐。世上没有完美的工作,只有愿意满足的工作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