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没看到这么奇特的书了。
读《人生拼图版》前五十页,生涩而痛苦。“写的什么呀”。书名有“拼图”二字,我只看到一个个如同格子间的房间的主人们的故事,间或偶尔带上那么一句和“拼图”有关的内容,比如某某负责做拼图的盒子,某某做拼图的金属框架。要不是这本书盛名在外、好评如潮,我早把这本书扔到边上了。
读到第113页第二十六章,小说的内容主线终于跃然而出,巴特尔布思进入了视野,于是我不由的松了一口气:“终于等到你,还好没放弃。”而读到最后,我又有些大跌眼镜,小说的结局似乎推翻了整个巴特尔布思的“人生意义”,颇有些“白茫茫一切真干净”的《红楼梦》的味道。
还是先介绍下小说的作者乔治·佩雷克吧。不多说,照抄一段百度:
乔治·佩雷克(Georges Perec,1936-1982),法国当代著名的先锋小说家,他的小说以任意交叉错结的情节和独特的叙事风格见长,一九七八年出版的《人生拼图版》是法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杰作之一,被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誉为“超越性小说”的代表作。
读这本《人生拼图版》,我觉得“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许这正是先锋小说所希望达到的效果。对我来说,读这本小说,可以从三个角度解读“拼图”。
逻辑主线:如同拼图般格局的建筑
多谢中信出版社,在这本小说里很贴心的给了一张整栋公寓楼的平面图,让没有空间感的我得以从乔治·佩雷克的文字迷雾中跨越空间的障碍阅读。
怎么形容读这本书的感觉呢?
我觉得,就像是乔治·佩雷克拿着一个摄像机,逐一的对整栋大楼的每个房间进行纪录片般的摄像,在每个房间里定格房间的陈设、人物。把每个房间的故事拼起来,就是整栋楼的故事,一如中信出版社给出的这张类似“拼图”的建筑平面图。
不独是空间。跟随时间流逝的脉络,每个房间的主人公还有自己独立的故事,可以读到不同人物不同时间段的不同人生。比如,那位细木匠有着貌美如花的妻子和孩子,然而顷刻间,妻子不知所踪,他只能央求画家瓦莱尔画上一幅全家像权作纪念;比如,那个深受病痛折磨的老人曾经是杂技演员的经纪人、商人、制片人,有过人生的高峰又跌入低谷,最后不可避免的面对苍老和疾病;再比如,那位老妇人所寻求的女儿之死的真相,居然类似那部大名鼎鼎的《东方列车谋杀案》的起因。每个人的故事,都带着时代和国度色彩,一如书中那有些冗长的照片故事或者索引。
乔治·佩雷克的整个叙事风格克制而平淡,但套用最近很流行的一句:“细思极恐”。仔细体味过去,是满满的沧桑和无奈。
内容主线:巴特尔布思的五十年制作拼图史
如果说小说的明线是建筑结构中的一个个房间,那么小说的暗线就是巴特尔布思的制作拼图的故事,既是他的人生,也是他与整栋楼众人的交集。
巴特尔布思决心尽其一生完成一项独一无二的计划,他之所以要不顾一切的实施这个计划,唯一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计划。
拼图贯穿了巴特尔布思的一生。五十年的时间,10年学画,20年游历,10年拼图。五十年秉持三个明确的制作拼图的原则。巴特尔布思似乎是为拼图而生,甚至可以说至死方休。
被拼图串联起来的还有大楼里形形色色的人等。瓦莱尔是大楼最老的住户,巴特尔布思为了制作拼图向他学画;电视制片人罗尔沙斯试图以拼图为主题拍一部电视片;更有一干人等围绕拼图运用自己的手艺为生。拼图对于巴特尔布思来说是“计划”,对于其他人来说或是谋生手段,或是偶然的人生际遇。让人禁不住感叹一声:“缘,妙不可言!”
价值主线:如拼图般起起灭灭的人生百态
我不研究文学,不懂“先锋小说”等文学流派。问了问度娘,觉得能和《人生拼图版》挂上钩的大概是“虚无”。
个人觉得,“虚无”并不是空无一物。乔治·佩雷克关于巴特尔布思的故事让我觉得有种幻灭感:穷尽一生所求却未必能求仁得仁。
小说中有这么一段文字,不知道能不能代表乔治·佩雷克的心声:
对于一个人,一个家庭,甚或是一个大家族来说,一座城市,一条街道,一幢房子,似乎是经久不变的,可以经得起时间考验,不受人生磨难的影响,以致他们认为,可以把自己命运的脆弱和石头的坚不可摧相对比、相对抗。
巴特尔布思的拼图是从“有痕”到“无痕”,一幅幅拼图的形成之日是一张张海景画经褪色溶剂回归白纸之时。巴特尔布思的死亡时候捏着的W形状的拼图与拼图所缺的X形状形成鲜明的对比,个人认为凸显的就是幻灭感——你所做的可能全无用处。
真的全无用处吗?从另一个角度,过程也是一种意义啊。当然,这需要读者自己体会了。
写到文末,我想起小说中的德博蒙夫人膝盖上摊的那本《万物虚空画集》。也许,这才是乔治·佩雷克在整个故事中所凸显的价值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