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笔记
《皮囊》:生活与信仰

《皮囊》:生活与信仰

作者: 君先生的书屋 | 来源:发表于2020-07-28 17:01 被阅读0次

《皮囊》是一本写亲人的文章集。作者蔡崇达说它是非虚构的,那么言下之意,书中的故事都是真实发生的。

每一个学生,大概都写过类似于《我的……》命题作文,例如《我的爸爸》、《我的妈妈》……其实蔡崇达写的也是这类命题的作文,我的祖太奶、我的爸爸、我的妈妈、我的朋友、我的儿时偶像、我的祖屋、我的小镇……

蔡崇达的童年生活在福建泉州一个名叫东石镇的小地方,他童年生活在这里,直到跋涉千里之外谋生的大城市,即便身在尘世,他的心总是牵挂着海边的小镇,并且毫不掩饰地表达对故乡的眷恋与思念。

生活的意义

从整本书来看,作者蔡崇达紧紧围绕自己周边最熟悉、最亲密的人展开:倔强的残疾父亲、对生活勇敢而又无助的母亲、自尊心强烈到杀死自己的天才文展、满嘴世界和理想却遭受现实沉重打击的厚朴、被小镇古制旧俗扼杀生命的美丽少妇张美丽……

一个又一个鲜活的人物跃然纸上,透过蔡崇达的眼睛,我看到了泛着太阳细碎光影的海面,嗅到了一阵阵带着咸味的拂面海风,领略了闽赣小镇风情,那里的人如同你我身边熟知的每一个人,发生着你我都熟悉的每一个故事。

作者在笔下描写了若干他熟悉的人之后,他开始审视自己。从脚下的泥土、居住的房子、小时候玩耍的海滩、带着咸味的空气到自己的人生观,从父亲中风瘫痪在床后,他以奋力读书赢取奖学金、寒暑假挣钱的途径,力图通过努力,用柔弱的肩膀撑起这个家,让父亲去美国治病。

然而,当一次又一次在重病监护室煎熬,与父亲经历过生死离别之后,他终于明白,有些努力是徒劳的,也真正明白,人活着的意义,因而选择逃离筑梦的北京,回到小渔村,守着爱的人。

这或许是许多为梦想、为生计、为责任努力向上的青年所不能理解的。但是这份勇敢却深深打动了我们。人生匆匆几十年,明白自己要什么,明白自己活着为什么,在父母日渐老去,儿女绕膝渐远、朋友奔波陆离时,能与爱的人在一起享受生活,才是作者活着的真正意义。就像书中作者写道的那样:

“对那些我正在爱着或者曾经爱过的人,我希望你们明白,我多么希望付出全部为你们停留,如今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把你们刻在我的骨头里,即使时光列车拖着我的肉身一路远行,至少你们的名字和名字牵扯的记忆,被我带走了,这是我对时间能做的唯一反抗。”

信仰的探寻

书中写到了残疾的父亲、坚韧的母亲、童年的回忆,母亲对修房子的执着,父亲对正常行走的渴望,然而最令人触动的不是人物身上的故事与精神,而是作者在讲述往事时的冷静。

这种冷静源于经历,是从那片土地上传承下来的某种精神,它早已融进作者的血液中。就像阿大那样,她在厨房切断了手指,只是吱呀一声,说没事,就是把手指切断了。阿大是活得超脱之人,看尽了人间苦难,她的那句话是《皮囊》这个书名的意义所在:

“我们都是戴着皮囊在世间忙碌的灵魂,这副皮囊的用处就是来经历各种风吹雨打,所以我们的灵魂才始终有地方可以安放。”

书中提到父亲与母亲的故事背后,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家庭曾经历的苦难与挣扎,但是作者并没有刻意地去渲染悲伤的情绪,只是客观地陈述故事,剖析人物。当整个家庭陷入绝望之时,母亲买了老鼠药准备自杀,结果被“我”发现了,将老鼠药拿出来说要不全家一起死。人经常在死亡边缘徘徊的时候,死亡似乎并没有那么可怕了。

书中多处提到神灵。我是一个从小接受着唯物主义思想教育的青年,所以不会相信这个世界上会有神鬼之类的东西,认为对神灵的崇拜都属于封建主义思想。小时候在农村,很多家庭都相信什么主啊、佛的,甚至生病了也要找一些莫名其妙的方法(例如跳大神)来治病,年年都要供奉神灵保佑家庭和睦。

过了很多年之后我才明白,神灵是否存在并不重要,心中是否有信仰才更加重要,有信仰的人比起没有信仰的人,在面对各种苦难的时候会拥有更加强大的力量。书中,母亲对神灵的信仰,让她在无数次的打击下,用脆弱的肩膀撑起了这个家。

除了父母的故事,小镇中其他人的故事同样精彩。张美丽、文展、两个阿小,在现实生活中都能找到类似的影子。《天才文展》一文特贴近我们的生活,小时候我们周围总是有一群“别人家的孩子”,他们本身充满自信,所有人对他们将来取得伟大成就深信不疑。然而二十年后,他们却消失在了我们的视野,没有人知道他们在做什么,反而那些默默无闻,从来不谈理想与事业、埋头只做需要自己做的事情的人衣锦还乡了。

《厚朴》这个故事虽然没有说明,但可以算是书中独立的一篇小说了,虽然离开了故乡,却是作者的一次深入的自我剖析。

厚朴就是希望(Hope),是我们所有人都希望成为的人:恣意而张扬,在人群中与众不同,做着同别人不一样的事情,过着同别人不一样的生活,从不会被现实所束缚,无论无何,即使去工地打工搬砖,也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因为生命的意义就是要燃烧,足够精彩的人生才叫做人生,所以要经历各种生命的体验,才不枉在这世间走一遭。

可是厚朴最终还是被现实打败了,辍学,四处流浪,回到老家,去一个偏远的山村当老师,最后自杀了。

“我”却成功了,“我”压抑着自己的渴望,在自己规划好的路线上一步一步走着,放弃了很多美好的时光,甚至放弃了爱情,最后成功地抵达了自己人生的目标,其实“我”知道,“我”和年轻时的厚朴一样,一直在和自己挣扎,我所得到的,并不是我真正想要的人生。

什么样的生活不重要,痛苦与幸福也不重要,灵魂的清澈与满足也许才是最重要的。

可惜的是,我还没有找到自己的信仰。

相关文章

  • 《皮囊》:生活与信仰

    《皮囊》是一本写亲人的文章集。作者蔡崇达说它是非虚构的,那么言下之意,书中的故事都是真实发生的。 每一个学生,大概...

  • 信仰与生活

    作者/马云峰 信仰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就像人手的两面,似乎有区别却又是紧紧相连,并且缺一不可的。 可以这...

  • 信仰与生活

    很多人说自己是无信仰者。 信仰并不是宗教,宗教是集体性的文化,是超越国家机器的更为久远的作为一个体系的道德性约束。...

  • 信仰与生活

    有人在信仰之外另外有生活。 他们说“信仰我已建立, 现在我要去谋划生活。 如何恋爱,如何结婚,怎样挣钱……” 在我...

  • 信仰与生活

    外面的一切境界,都是我们要修行的地方。 而我们从修行觉察自己的潜意识开始,一起创造我们想要的任何实相。 很多人第一...

  • 信仰与生活

    信仰意味着个体残缺不全的人格 与完美无缺的上帝之间建立信任连接。 从而得到上帝神圣的引领和督导, 面对人们的情绪障...

  • 信仰的生活与生活的信仰

    每个人心中都多多少少渴望着一种信仰的生活,毋宁说,理想的生活,有人希望坐拥豪宅豪车,不必为生计奔波;有人希望家庭美...

  • 享受随心的幸福

    今天的写作主题是:我的生活信仰。 我是分不清楚工作信仰与生活信仰的区别的。在我看来,工作本身也是为了生活,信仰无需...

  • 灵魂真的高大尚?——《皮囊》手记

    皮囊与灵魂谁更胜一筹?那些我们生活中不得不回答的问题到底是归根于皮囊还是灵魂?读完《皮囊》一书,虽不说对生活...

  • 《皮囊》:我们该信仰什么?

    在选择书籍时,我潜意识里是避开接触时下的畅销书的。畅销一词,本来应该是个褒义词,可是一旦和商业联系在一起,这种名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皮囊》:生活与信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xxqr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