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选择书籍时,我潜意识里是避开接触时下的畅销书的。畅销一词,本来应该是个褒义词,可是一旦和商业联系在一起,这种名词多少带了点包装色彩在里面。所以很久之前我就听人提起过《皮囊》,却从未刻意去寻找这本书,和时下被摆在书店显眼处的图书一样,它被打上了畅销书的标签后就被我丢在了脑海的角落里。
接触这本书自然也是机缘巧合,那天上课正感到无聊,转头看见这本书正放在同伴手边。出于对畅销书的点点好奇,我拿起来翻开了第一篇。读过该书的人大概知道第一篇写的是阿太的故事,文章名便叫皮囊。我一点点读着,不禁被文中倔强富有趣的阿太吸引住了,她将半死不活的鸡狠狠摔在地上时说“这不结了——别让这肉体再折腾它的魂灵”,切菜时不小心切断自己的手指冷静地说“没事,就是把手指头切断了”,九十二岁的她还自己爬到屋顶补窟窿......正如文中反复提到的阿太的哲理之句:“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这也成为全书的金句之一。
于是我自然就对这本书改观了,时下的畅销书似乎不都是像一些所谓的鸡汤让人味同嚼蜡。我慢慢往下读着,看了一个个有趣的故事。书中没有具体章节提到作者如何拼搏如何奋斗,可是在每章中却也能发现一些蛛丝马迹——但我知道这绝不是低调炫耀,因为直到我读完这本书,我看到的作者似乎只是一个成绩优秀,努力勤奋,人缘好且孝顺目前也许有一份记者或者编辑工作的人。关于他获得荣誉的情况是我出于好奇在网搜索的,16岁获得全国作文大赛一等奖,大三时被聘为新闻周刊主编,27岁任《GQ》中国版报道总监......看了网上的简介,一个成功人士的形象浮现在眼前,是和我读完书后脑袋里形成的人物形象相差甚远的,但是他们有一点相同,都有文人的气质,而且我相信我读完书后形成的作者形象更接近真实。
回来继续说这本书的内容,在书中出场的人物可以说是构建作者周围生长环境的重要元素。从阿太后,作者又先后介绍了母亲对象征自己和父亲爱情见证的房子的固执、父亲中风前后的心境反差与挣扎、勇敢大胆却终于被传统观念所困的女老板张美丽......一个个鲜活有趣的灵魂跃然纸上,我时而羡慕作者周围各具特点的有趣玩伴,时而惋惜有趣的灵魂终究甘于平庸,时而为作者面对亲人受苦时的挣扎和难过感到伤心......
读书不仅是读趣味,一个个含泪含笑的故事让你不得不展开对心灵的叩问——我们该追寻什么?我们该信仰什么?是像天才文展那样恃才傲物去追寻鲜花掌声中的荣誉最后却狠狠被命运捉弄,还是像厚朴那样没有准备便一头扎进梦想的泡沫里亲自品尝泡沫幻灭的痛苦,抑或是像两个阿小那样渴望城市生活的物欲横流却终究是没有跨过心底来自乡下的自卑之感?
我不知道我会成为怎样的人,但我必须承认我的身上也存在人性中必不可少的阴暗面,比如虚荣,比如高傲,比如不切实际。我有时感到自己好似一个囚徒,当周围有自甘堕落最终被命运彻底抛弃的人时,我就会立马回头审视自己,看看自己身上是否有使人堕落的潜在因子。我不断读书以期改造自己,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光明磊落,正直善良,怀有赤子之心的君子。
在书读完我又翻回第一页时,意外地看到了韩寒写的序,他写到,好的文字往往带给人两种阅读感受,一口气读完或者舍不得读完。我不想说老蔡的文字是哪种,因为不希望读着在阅读前有个讨厌的推荐人给他们先入为主的印象。
韩寒的话也恰是我想说的,我无意写下自己的观点给别人先入为主的印象,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哈姆莱特。但是读完一本产生共鸣的书,心里总有些什么需要一吐为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