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所有老师转型网红的时候,当老师的泪水不再流,当网络上课日夜不分,当尊严包袱化为虚有。我还是不能当个网红,不能当个网红,你的弹幕,是我唯一上课的守候。
特殊时期,特殊的上课方式,不仅学生哀怨不断,恨不得给某app最低评分导致其下架,然而未果;对于老师团体,其实也是一样的心态,抱怨的同时又充满好奇,明知道线上课的效果和线下课有所差异,但每位老师都不断研究自己的杀手锏,只为献上一堂堂优质的课程。
其实围绕在我脑中一直有个问题,平时我们的教师团队由青年军,中坚力量和老教师构成,每当遇到新鲜的技术问题,都是青年军去解决,中坚力量去总结,老教师负责支持。那如何定义老师的年龄段分类呢?最公开的标准就是教龄,教龄4年以内的划分为青年军,4-8年称之为中坚力量,8年以上即老教师。
目前来看,青年军和中坚力量大多都是90后,老教师团队不乏一些6070后的真正老教师。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年轻态的老师很快就能上手,对于真正老教师,他们自己或者整个团队都是有些担忧的,然而实际情况是这样的。
1
曾经我天真的以为,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只要自己学识足够,课堂气氛足够,孩子们对自己的爱足够,那么就是成功的,家长会自动买单,然而结果并非自己想象的那样。
教龄4年的我,还有教龄14年的前领导,同样内容的课程,同样水平的学生,同样的上课流程,甚至是同样的上课风格。现在她的线上课程风生水起,然而我现在只能靠部分VIP苦苦支撑。
究其原因呢?我总结叫做师生粘粘度。师生粘粘度,顾名思义,老师和学生的联结程度,这个作用是相互的。比如孩子们对于老师在教学,性格等综合方面的认可和喜爱。说一些实例会相对清晰。
每逢下课,走廊里传来的呼唤都是关于前领导的,而且孩子们到了她面前,像是一只只听话的猫咪,往她身上靠,还主动要求抱抱,虽然嗓子冒烟,但她还是给予孩子最热情的反馈,也会把自己身边的零食分享给孩子们。时光流淌,无论她到哪里,孩子们都会跟到哪里。
2
很多人都有刻板印象,认为年纪越大约不容易吸收外界事物,会变得古板,停滞不前,印证了长江后浪推前浪。
那是过去!随着时代的变更和快节奏的变化,人们渴望改变的心态和上个世纪也是无法比拟的。新鲜事物的出现,一旦经验丰富的群体掌握了其规律和根源,对于年轻群体而言并没有太大优势。
教龄14年的前领导利用线上课程,结合以往的授课经验,迅速研究出了一套适合于线上的课堂游戏,比方说“单词九宫格”:学生只需准备一张纸,画出九个格子,老师说出九个刚刚学习的单词,随后老师将单词顺序打乱,听到单词的同时在格子上画圈,如果达成一条直线就要在评论区打出“BINGO”,即为获胜;还比如很多直播平台,提供了投骰子和计时器等工具,会让部分游戏更加生动,比如传统的吊小人游戏,老师会派出掷骰子点数最小的同学回答问题,同时遵循游戏规则,即在屏幕上用手指划掉选择的字母,并在下方区域打出这个单词。
学生和家长被这种新颖所冲击,加上以往线下课的沉淀,无论是大班课还是VIP,都在抢着上她的课。
3
曾经有一个心理学实验,在一个特定的场景下,邀请四种人。第一位,平时大家印象中是完美的存在,智商情商双高;第二位,是平时会少量犯错的人;第三位平时犯错几率比较大;第四位平时给大家的印象比较恶劣。当这四个人同时将桌子上的水杯打翻之后,让现场的观众进行评分,评分标准是对于打翻水杯之后,大家对于四位的喜爱程度。
不出所料,大家对第一位的评分最高,第四位评分最低。这项研究告诉我们:当一位优秀的人突然犯错的时候,会显得更加可爱,讨人喜欢;对于平时经常犯错的人类说,会因为一件不起眼的事情,继续加深对他的低分评价。
说到这个实验的原因,是看到了大部分老教师极其可爱的转型。
孩子们线上课期间,少不了家长的陪伴。设想一下,如果您的孩子在上课时候,听见一位年轻的老师突然说起直播间专业术语的时候,心中会厌恶,觉得老师不务正业,误人子弟;然而,一位老教师讲课过程中突然说起一句“老铁666”的时候,不仅是孩子,就连家长都会在旁边觉得有趣,家长会认为老教师与时俱进,擅于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热情。
老教师有着更坚实的群众基础,教学经验和信任度,家长们自然放心;青年教师大多数没有打出名声,如果加上不恰当的言语使用,会增加家长的反感心理。
结
何为老教师?单纯的年纪老?并不是,而是老道,经验老道,方法老道,变化速度老道。他们用着自己多年的经验奉献于教学一线,不仅是孩子们受益,最重要的是作为我们青年教师的指路灯。
树老根多,人老识多。面对不同的处境和突发情况,老教师的经验足够站住脚,剩下的就是开动脑筋,加入新鲜元素即可。在这里,也奉劝我们青年教师,可以有自己的个性,但首先要扎根于自身的教学能力上。
姜片要吃老的,老师要选好的;
脑筋要在跑的,成功不会早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