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笔书法创作里面许多很普遍的规律,认真读帖临贴的书友们就一定会发现。能够发现一些普遍规律的,也是相当难得的,说明这些书法爱好者是在认真地研读古人的书法,研究古人的结字。今天和大家谈一谈关于这个“出钩不出钩”的问题。

现在以“遠”字为例,说一说楷书结字中的一个普遍规律:“约束之下不出钩”。这里我还得借用一下古人写的关于这个“遠”字的一些范字(图片形式)来加以说明和阐释,则更有说服力,哈哈,不说,书法爱好者朋友们也相当清楚明白不过了。如下图:

回过头来,我们再看“遠”字里面的一个“袁”字。这个“袁”字下面的竖提,就出了“钩”。“袁”字从“衣”,下边的“衣”字底竖出钩是正常写法。
但是,“袁”字加上走之底成为“遠”字后,竖钩之下有了长捺的约束,“袁”字的竖提就要收而不出,否则在字理上就讲不通了。细心观察的朋友也会发现,现代印刷体和古人碑帖中的“袁”与“遠”中“衣字底”写法也有区别。所以我们在写这个遠大的“遠”字、家園的“園”字的时候,一定不要出钩了。

下面再来看一下“或者”的“或”字和“國家”的“國”字的写法,以图片对比为例阐释(如下图),也不难发现这一个结字的规律。


由上图可见,“或”字独立存在时,其钩可以正常出钩,不必犹疑。但是,“或”字进入“囗”字内,成了“國”字时,其钩之右侧,受“囗”字右竖的约束,也只好缩而不出。这个细节和刚才的“远”字写法相通。

事实上,只要认真观察古人碑帖,这样的字例并不难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