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老板来公司,开了小会,说到“委屈”一词,除了给我在工作中有了一个“受住打击”的意识,对工作也有了番新的认识:我们是做服务的,委屈、受气是不可能不存在的,你现在受了委屈,说明你能力还不够。
在吃饭时老板在一次说到“委屈”,在沟通中我突然有点想母亲了,这与我被母亲说道时多么的相似!
13年我离开家去上学,学校离家挺远的,一周只能回一次家,那时候小小的一个,室友都比我高,突然“降到”宿舍让她们有些不满,然后她们就有点排外,总是在一些事上小小的捉弄我,比如说吃饭故意不叫你啦(刚去不知道在哪),你不知道上课的时间安排她们也不告诉你(跟以前的学校有些不一样),你洗好的餐具(自带)她直接把她的脏餐具丢在上面,然后说“不好意思,没注意到”等等;有一次我在做数学题,遇到做不出来的题,就丢一边去提水(宿舍水道没修好,提水的地方人多要排队),然后室友就来一句“帮我提一下”,我就顺便帮了忙,后来她们就都让我帮忙,她们没水就用我的,连着两周都这样,我就觉得她们商量好的(一起排外),于是回家跟母亲抱怨,母亲听我说完后就问我“你每次提水时都是做不出作业时去的吗?”我说是,然后她又问我“你舍友做出来了吗”,我点头,她就对我说道“既然你做不出来,舍友能做,你为什么不让她们教你呢,提水只是耗费点力气,但学习不一样,你要卡在这里你后面学起来就会吃力,你付出点劳动力就换来知识,同时还能与别人交好,你为什么不这样做呢,还有,既然你不想一直自己提,那你就与她们沟通啊,你什么都不说别人怎么知道你怎么想的,你换位思考下。”母亲又说了她上学时候的事,最后说到“只要是能沟通解决的事就都不是事,就怕你不说,你少想那些有的没的,你去了两星期才有人跟你说话,还是让你帮忙,这说明你一点影响力都没有,再说,既然人家开口了,就是在向你示好,你想那么多干嘛呢?回去后好好跟她们聊聊,朋友不都是聊出来的嘛,怕啥呢,人家又不吃了你,在家你也要劳动,换个地方动一动又如何呢?”
后来回学校我就按母亲说的做,也不想那么多,能简单的绝对不想复杂,几个星期后我们就熟透了,不管做什么都差不多在一起(10个人一宿舍),那个初三过得充实又充满乐趣,我感觉从上学到初二,整整9年都没那一年的感触多。
后来,我的性格慢慢变得开朗起来,不管遇到谁都能说上话,就算相处不深,但也不至于没有印象,认识的人慢慢变多,生活也变得有趣。
说到聊天我想到了我在东莞做兼职时遇到的一个女生,她的话真的少,脾气真的好,但性格真的淡。我当时在那里人生地不熟的,同事之间话题聊不到一起,我很是觉得孤单,然后我发现我宿舍的一个女生跟我在一个组,我就很开心,屁颠屁颠去找她,没想到人家不理我,第一天我觉得正常,第二天我觉得我跟她好像没什么聊的,第三天直接找不到话题(一直都是我一个人说话),然后第四天我就改变策略了,我就不说话了,就下班前跟她说一起吃饭,她不等我也没关系,就跟着跑,不说话我就自己说,下班晚了就等着她(我那时候是管理员,她排在流水线的尾巴上),买吃的也多买一些,走的时候凑在一起,终于在我的坚持下她开始搭理我了,后来慢慢相处下来才知道她是一个有社交恐惧的人,不是她不想理我,而是不懂的怎么交流,我当时真的很庆幸。一个多月的相处,基本上哪里有我,哪里就有她,走的那天我们互相约好毕业后去玩,即使这两年都没在见过面,但我们一直联系着,偶尔还会视频聊天。
其实刚开始跟着她跑等我那几天我也很委屈,我就在想:我都这么努力了你好歹给我个反应啊,我都这么追着你跑了好歹吱个声啊。但是奇怪的是我竟没想着放弃,我当时想的是:你不理我没关系,我就当我是找了个怪脾气的朋友好了,至少不会一个人来来去去。但后来我在庆幸我坚持,同时也庆幸我后来改变了相处的方式,不然我一直叨叨不停真的会吓到她。
所以,委屈是因为你想的还不够周全,你没有找到方法,等你找到解决的方法,你就不该是委屈而是感到压力了,做事嘛,有时候换个角度换种思维没什么事了。这都是母亲用她的亲身经历和我自己的生活体验总结出来的:委屈不一定是坏事,它也是生活的一部分,承认它,直视它,你会发现委屈也很有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