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上班这点事儿每天写1000字
我的个人成长参数调优方法论

我的个人成长参数调优方法论

作者: eb2151875b5b | 来源:发表于2016-12-30 17:49 被阅读77次
    个人成长

    在2016年的最后两天,我想写下自己在过去一年领悟到的生活调优方法。之所以取了上面的标题,是做了一个和个人专业相关的类比。这个类比不是本文原创,但有足够的普适性,所以这里也在做一下解释。

    我的专业和机器学习相关,工作中相当大比例的内容是针对某一具体问题,首先进行抽象描述,建立模型;然后利用原始数据训练模型,调整优化模型参数;最后利用训练好的模型去预测判断解决问题。

    如果在做一个简化抽象的描述就是:输入、处理、输出。这个过程和人的认知世界的过程,甚至更广泛一些,和整个人生的成长过程都是完全一致的。

    新旧交替之际,有必要对这三个阶段的定位进行全新的思考和梳理,一则对自我生活的原则有更深的理解,二则分享出来,期望能给你带来启发。

    归纳起来就一句话:扩大输入的带宽、加快处理的速度、提高输出的质量。下面逐一解读。

    1. 扩大输入的带宽

    输入决定着输出,为了保证有原料可以处理、有内容可以输出,增加输入是必须的。输入量就像训练模型所需的原始数据规模和质量一样,对模型的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输入主要受到三个因素的影响,分别是输入时长、输入速度、输入质量。

    每个人每天都只有同样长度的24小时,毫无疑问,在这个维度上,天才和普通人、富豪和穷人之间,并无本质差别,最终输入量的大小,并不主要取决于这个因素。任何人都可以通过付出更多时间,来积累、提升相对与之前更大的输入量。

    输入速度这个因素有两层含义,一是直观的输入速度,即是相同时间内能够实际get到的输入量,这个有很多技巧,指读法、扫读法、精读法、主题阅读法等等,不同书籍类型采用相应的方法。但是,我想说的是,绝对的速度并不是最关键的,快慢也不是绝对的,还会受到输入质量的影响,关于输入质量稍后会有详述。对于一些经典书籍,李笑来甚至提出只字不差的阅读方法,需要反复的阅读。从我个人的体验来看,这个方法是先慢后快型的,效果显著。

    输入速度的第二层含义,是指最新有价值的知识和信息,你是否能够第一时间触达到,并且发挥它的价值。这层含义在商业上有更直接的应用,甚至被一些大佬转换为更有江湖侠气的口号『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这意味着,只要跑的足够快,跑到领头羊位置,只要整个架构不散架,那么就有更大机会获取成功。

    在个人成长的意义上,有相当大比例的原始信息,是以英文形式出现的,那么对于英语不过关的同学,获取输入的速度天生就要比那些直接从英文中获取原料的人慢,因为信息流转多一个环节,要等到各类从业者将英文原料加工、翻译、转换之后,才有机会得到。

    影响输入的第三个因素是输入质量。怎么衡量质量的方法,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方法。我个人的标准是,输入是否能够作用于自身,是否影响践行,是否丰富完善知识框架,是否加速个人成长。这个标准,在很多书中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印证,作者包括查理芒格、李笑来、金克木、采铜等。

    基于以上对输入的理解,我个人在2016年给自己制定了相应的策略,以期扩大输入的带宽:

    1. 利用主题阅读的方法来学习『怎么阅读』,先学会阅读之后,才能更高效的阅读。这部分内容,将会有专门的文章总结分享;

    2. 强制每天通过英语获取一定比例的信息,包括持续阅读英语原版书(目前主要是技术专业类),跟踪最新的专业技术文章,Medium推荐文章,Quora热门问题等。2017年将加大使用英语获取新鲜输入原料的占比,甚至加入一个专门的英语学习社区;

    3. 每日完成固定阅读时长,我的方案是早起,至少维持一个输入量的基准线,同时调整作息时间,确保不影响平时的工作;

    4. 主动涉猎某些新的领域,进行快速的调研、归纳和输出。比如,次债危机到底是怎么回事?海外购房投资的可行性?AR/VR未来是一个什么类型的机会?电动车牌价值会逐年递增吗?等等。要想回答这些问题,需要一个足够开放的资源输入,得出的结论不一定完全准确,但是可保持输入通道的畅通。

    这些方法在2016年收到一些成效,但仍有改进的空间,需要持有更开放的心态,包括和更多领域的人聊天学习等。大的方向是持续扩大输入带宽。

    2. 加快处理的速度

    在机器学习上,处理速度主要取决于模型的合理性以及CPU、GPU的性能,更多的是硬件。而在个人成长中,加快处理速度,主要是提高自己的分析和理解能力。也分为两方面,一是分析问题的深度,二是分析问题的效率。

    首先来看分析问题的深度,这里有一个类比。在数据分析领域,最基本的一个能力就是『细分』。比如某业务的一个关键指标昨日大跌,想要知道大跌的原因,怎么办呢?答案是细分!分解到每个具体的渠道来源上,观察每个渠道的变化趋势。如果能够定位到某个渠道上,那就看看在该渠道上发生了什么,这个过程可以逐级进行,直到发现问题的源头。

    其实对于任何问题的分析,都可以借鉴这一思路。首先定义问题,当前有哪些影响因素,逐级细分,找到问题的源头,反问当前所得的原因是该问题的本质吗?是否还有更进一步的推导?逐级细分,就是逐级的趋近问题的本质,从而制定相应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分析能力第二个关键能力和细分正好相反,更强调整体,以及和外部事物的链接所带来的影响。这就像前文中所述,个人的知识框架越完整,那么带来的有关链接的分析可能就越全面。

    需要特别的说明,分析问题的思路深度依赖逻辑能力和个人的知识框架。而这两个能力的获取,则是通过持续高质量的输入和训练逐渐积累而来的,没有捷径。

    而针对分析问题的效率的加速,无他,见的多了,自然就快了。这也是查理芒格极力推崇的构建跨领域思维框架的重要性所在,当你拥有了100个领域知识的基本框架,那么对任何问题,基本上都可以能够快速的类比起来,能够将问题的触角和知识框架进行全方位的比较,那么分析问题的效率想慢都很难。

    同样,在以上理解的基础上,我个人使用了如下的具体策略:

    1. 注重积累碎片知识,但不止于碎片。有意识的将新获取的点状知识,有效的融合渗透到知识框架中,当你能够比较契合的建构某一领域框架之后,在观察某些现象和问题,会有既见树木,也现森林的感觉;

    2. 对接触到的任何领域,打开眼界,保持琢磨的态度,不排斥不设防,努力看到一切事物的好的一面,持续升级新老概念;

    3. 定向内省自我的认知偏差,很多错误结论,不是逻辑错误,而是源头上的认知偏差。有关认知偏差最有名的一个例子,大概就是幸存者偏差,一句话来说明就是,二战飞机通过返回来机身上的弹孔分布情况来优化飞机的结构,很不幸这样分析得到的结论完全错误,只是因为那些被击落的飞机根本就没有回来。

    4. 增加独处时间,尽可能的放弃多任务,更聚焦的解决独立问题。一方面是期望在独处、静思方面能有新的体验,同时也是提升内在的感受力和灵敏度,为“输出“提供更多的内在养料发现机会。

    如果还按照前面计算机硬件的比喻的话,那么处理能力的加速,升级大脑操作系统,也相当于不断的调整人生模型的参数,持续优化升级大脑的认知框架和破解自我偏差。

    3. 提高输出的质量

    在机器学习过程中,输出相当于将训练出来的模型应用到新的样本上,用来预测、判断和决策新样本的特征和结果。类比到个人成长上,输出也是将大脑处理器已有的能力,作用到新问题、新场景上,提供有效正确的解决方案。

    输出的形式多种多样,最重要的场景有三个,分别是工作、家庭、思维。

    工作场景,将是我们立足社会,创造价值的最重要的方式。在这里,将内心的冲动转化为一种可以预见的未来,全力以赴的践行,从行动中得到反馈,从身边的同事和朋友身上学习。

    家庭里,将对于家庭关系的理解,将对于关怀、爱、付出和沟通的理解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在思维上,写作、演讲、聊天等都是有效的渠道。可以说,到处都是练兵场,思维锻炼的机会无处不在,比如此时此刻敲出这篇文章也在进行着思维的锻炼。

    但是尽管如此,还是要找到符合自己的有效输出方式。工作中,通过设计产品、编写程序等方式将一次性的工作,无差别的提供给用户使用是高效的;家庭中付出时间陪伴,打造亲密夫妻亲子关系,从时间轴的角度看也是高效的;在思维层面,公开写作、讲演分享,理论上可以提供给未来的所有人同样是高效的。

    对于我个人,以上几种方式,都是正在努力践行的。如果在给2017年几点更具体的期望,大概有如下几点:

    1. 放弃部分安全感,可能会尽快的投入到一个更早期的初创公司中,以期能遇到更多的惊喜;

    2. 在家庭中,更勤快多做一些,为家人多分担一些,加固家庭整体单元的和睦,承担更多的责任;

    3. 持续写作,保持至少每周更新的频率,倒逼自己进行更为有效的总结沉淀,也期望能增加一些影响力。

    2016年即将过去,回头望去,有做到好的,更多是做的不好的。最不好的地方,在于认识到了某个道理,但是却没有坚决的、毫不迟疑的践行!

    为此,给自己2017年的寄语,用一句话就是:坚决践行、主动成长

    有这样的机会,已是人生所给予的最大恩赐!

    还要什么自行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的个人成长参数调优方法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ygmv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