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8270600/42e16e94a444142b.jpg)
昨天,我们新学了一篇课文《最大的麦穗》。这是一篇跟苏格拉底有关的课文。课文的字面意思比较浅显,一读就懂,而其中蕴含的深意,孩子们或许终其一生才能明白。
为了让学生深刻领会课文蕴含的深意,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孩子们,我们都知道孔子,他是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一位思想家,这是在世界的东方。同样,在西方,世界的另一端,生活着另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他就是——对了,是苏格拉底……”
在简单交代了“古希腊三贤”之后,我开始了这样的谈话:“既然这两位东西方思想家是同时代的人,我们不妨来比较一下二者的异同。先说相同点,这两个人都做过老师,都注重实践,喜欢把学生带到大自然进行授课。像今天的课文就是苏格拉底带领弟子们去麦田里摘最大的麦穗。后面我们要学的一篇课文《孔子游春》,讲的就是孔子带领弟子们在泗水河边游玩,然后孔子论水并和弟子们谈论志向的事情。文中还有弟子们进行弹琴垂钓捕蝶孔子手舞足蹈的描述……”
![](https://img.haomeiwen.com/i8270600/5650b19ef334dd18.jpg)
“这是两人的相同点,那么不同点是什么?谁来说说看?”我问道。孩子们都是一脸的茫然。不过,也难怪,才六年级的学生,他们的阅历见识还是很有限的。
我继续:“两千多年以来,几乎没人怀疑过孔子,他说的每句话,我们几乎都奉为圭臬。圣贤之言,不可更改。而苏格拉底却不这样,他对学生说,我的话语言论,你们都可以质疑,可以和我辩论。理越辨越明,所以苏格拉底的思想充满思辨性……相比之下,这两位老师,你们更喜欢哪位啊?”
“苏格拉底!”学生们乐了,都异口同声地这样回答。千百年来,孔子一直被放在神坛上膜拜。这一次,我们要打破常规哦。
“那好吧,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仔细品读,看看苏格拉底说的哪些话语,你比较认同,而哪些话语你想提出质疑?”
孩子们阅读兴趣一下子被激发出来,开始信心满满地品读课文。一节新课就这样开始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8270600/997b2404e7451849.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