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与生活

作者: 梦说者 | 来源:发表于2017-02-09 10:21 被阅读0次

    算一算年纪,我已经虚度光阴二是二年了,这二十二年来,好像没有什么东西是可以拿得出手的,出生于贫瘠的西北农村,读的是二流大学,所以每当朋友们夸耀过去的时候,我都只能做一个倾听者,实在看的眼热了,就只能嘶吼出一句“我看的书多。”却往往只是换来一阵奚落。

    我不过我仍旧喜欢读书,没有理由的喜欢,喜欢在那些故事里起伏,喜欢随着人物奔走,喜欢跟着历史穿梭。为的只是寻找一处自己的地方。

    所有,尽管被奚落,我却仍旧乐此不疲,每天有闲暇时间,就找点书看,一位消磨时光,二位自己可以有一个自己的空间,渐渐的,身边聚集的爱读书的人也多了起来。

    但时日久了,却感觉有些变了味,听着大家聚在一起,张口张爱玲说,闭嘴鲁迅说,甚至有一些女生,将其奉为圭臬,好似狂热的宗教徒在听奉“圣训”,虽然听着各种大家的话语从嘴里流淌出来,虽然嘴上佩服他们惊人的记忆力,但内心却有点别扭:读书,是为了这样吗?

    记得从知乎上看到一句话,读书是因为“有些地方目光无法到达,但心灵可以”。所以解析出来,读书从小而言,是为了心灵的愉悦,感受那些人编织的美梦,或用优美的文字制造的旋律。大着而言,乃是如韩愈所说的解惑,即明事理而已。

    那么对于那些动不动就名人名言的人来说,是这样吗?以我的粗鄙之见,却不见得如此。其实读书的作用不过上文所述的几点作用,要么为了享受,要么为了明理。可是若是在读一本书的时候,只是在熟记其中的话语,却有点本末倒置。

    以一本小说来说,在“冰山法则”(即海明威提出的,作者编造故事,应当像冰山一样,之露出一角,而冰山的大头应该让读者自己去揣摩、体会)提出之后,小说家在编造的过程中,自然会讲直接、浅白的语言删减去,而留给读者的,是一个逻辑严密、情节通顺的故事。

    那么如果仅仅只是记住其中的一两句话,则不免有断章取义之嫌,甚至和作者原本的意义南辕北辙。记得曾经在《爱情保卫战》里,有一位姑娘以亦舒在《喜宝》一书中的话语为自己的准则,要求男友就要按照钱或者爱情之间的选择来和自己交往,结果却被涂磊一通狠批,果不然是姑娘弄反了那本小说的意思。

    杂文也是如是,记得王小波在《一只特立独行的猪》里面说过,杂文好写,是因为只要你讲道理讲清楚就好。而所谓将道理讲清楚,却也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的,若是不信服,可以翻看一下近代的杂文集,甚至是古代孟、荀两位说理大家的集子,后两位虽然算不得杂文,但说理却也是一样的。

    当然,每个人有自己对于文章的看法,也有权对于自己喜欢的句子摘抄,甚至将其奉为人身准则,这是个人的权利,别人无权干涉,只不过渺小笔者,却还是喜欢诸位朋友能够得其真意,而忘却言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书与生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ykii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