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可根治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患者感受、费用、案例(附图)

可根治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患者感受、费用、案例(附图)

作者: 孟先生_5c88 | 来源:发表于2018-02-06 15:32 被阅读0次

春节我院正常上班,值班表需要请私信!

早上刚上班就听到科室走廊上面熙熙攘攘的,不明情况的医护人员还以为是有病人出现了紧急情况,科室里的人也下意识的准备出门一看究竟,过一会儿急诊科的小王进屋告诉我们是一位患者的家属来医院送锦旗以表感谢,我们科室的人也都放松了心情,紧接着几位家属就拿着锦旗来到科室,见面第一句话就是:“谢谢你们在我的心口上动了这一刀啊”,大家都相视一笑,气氛十分融洽。

其实这位病人刚入院的时候情况极其不容乐观,初步诊断是心律失常中的阵发性心动过速,患者已经岁,之前并无其他发病史,经过诊断,决定对其实施射频消融手术,家属说的也不夸张,这项手术确实是在心口上动刀子,稍有不慎,后果不堪设想,当然,我们主刀医师的经验技术是毋庸置疑的,手术很成功,家属前来感谢让我们的内心都感受到无比的欣慰。

今天以此为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有关射频消融术的具体情况:

什么是射频消融术:

心脏射频消融术是将电极导管经静脉或动脉血管送入心腔特定部位,释放射频电流导致局部心内膜及心内膜下心肌凝固性坏死,达到阻断快速心律失常异常传导束和起源点的介入性技术。

经导管向心腔内导入的射频电流损伤范围在1-3 mm,不会造成机体危害。

射频消融术目前已经成为根治阵发性心动过速最有效的方法。基本设备包括X光机、射频消融仪及心内电生理检查仪器。

该手术的适应证(一定要仔细记住)

一、房室折返型心动过速(预激综合征):房室间存在着先天性“旁路”,导管射频将旁路“切断”,心动过速或预激波将不再存在。

二、房室结折返型心动过速:房室结形成“双径路”,电流在适宜条件下,在两条径路形成的折返环快速运行,引起心动过速;导管射频消融慢径,只保留快径,心动过速就不再具备发作条件。

三、心房扑动(房扑):房扑是心房存在大环路,电流在环路上不停地转圈,心房跳动250-350次/分,心室一般在150次/分;导管射频可以破坏环路,造成双向电流阻滞,从而根治房扑。

四、房性心动过速(房速):房速是左心房或右心房的某一局部有异常快速发放电流的“兴奋点”或者在心房内有小折返运动;电生理检查标测到异位“兴奋点”或折返环,进行消融得到根治。

五、室性期前收缩(早搏):主要用于临床症状明显的单源性的频发室早;常常由于心室“兴奋灶”引起;标测到异位兴奋灶消融,室早即可消失。

六、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包括特发性、束支折返性和疤痕性室速等。

特发性室速常见于心脏结构和功能正常人群,没有器质性心脏病证据,但心动过速频繁发作可引起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其发生是由在右或左心室流出道及左心室间隔上的一个“兴奋灶”快速发放电流,导致心动过速。通过导管找到“兴奋灶”,发放射频电流消融,室速可以治愈。

束支折返性室速和疤痕性室速多见于扩心病、冠心病和先心病外科手术后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病人发作时可以出现晕厥、抽搐,往往需紧急抢救。束支折返性室速是电流在心脏的左、右传导束支及左、右心室之间折返环路(“转圈”),导管电极找到并发放射频电流阻断环路;

疤痕性室速是由于心脏纤维疤痕组织间的存活心肌细胞产生的折返环路,发放射频电流阻断环路,心动过速同样得到根治。导管射频消融可以根治室速而不能根治心脏病;消融不成功或室速发作有生命危险时,需植入心脏埋藏式除颤器(ICD)预防猝死。

七、心房颤动(房颤):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研究发现房颤的触发是因为与心房相连的大静脉上的“心肌袖”发放快速电冲动,另外房颤的持续与心房自身重构也有关。采用导管电极在环肺静脉口消融,形成大静脉与心房的“电隔离”,或加上在心房内的某些线形消融,可以达到根治房颤目的。

术前注意事项

一、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术一般需要住院进行,需要常规实验室检查(包括心电图和血液化验等)。

二、饮食注意事项:手术前6-8小时内不要进食进饮。

三、告诉医生所用药物的名字和剂量,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术前3-5天停用所有抗心律失常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可能会影响到检查结果。

四、告诉医生对药物过敏情况。

手术患者的亲身感受

整个过程患者一般处于清醒状态,有时医生会用镇静剂来缓解患者紧张,患者会全程监护;

电生理检查一般不会引起疼痛,导管行进于血管和心腔时患者不会有感觉;

检查时医生可能会用微弱的电流刺激心脏,患者不会感觉到这些电脉冲,往往会诱发出心动过速,感觉和以前发作时一样(可能有头晕、目眩、心悸、胸痛或气短等),告知医生即可;

这些操作风险很小,相对而言很安全。

射频消融术的成功率怎么样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预激综合征等心律失常一次射频消融成功率可以达到98%以上,而房速、房扑、室早、特发性室速等复杂心律失常成功率可以达到90%以上,目前房颤的消融成功率阵发性房颤达到80~90%,持续性和慢性房颤也可达到60~80%,再次消融成功率将进一步提高。

射频消融术的术后注意事项

射频消融术后患者须按照医嘱卧床静养,静脉穿刺处沙袋压迫6小时,动脉穿刺处沙袋压迫8-12小时,并患肢制动(限制不动),注意观察是否出血;

卧床期间给予易消化饮食;

射频消融术后早期密切观察心率和心律情况,如有不适及时向医生汇报,必要时心电图、心脏超声和胸片等检查;

如果术后心动过速再次发作的感觉,但并未真正发作,无要紧张勿需特殊治疗;

术后一般1周后可恢复正常活动;

出院后如有复发,应及时就近记录心电图,并与手术医生取得联系,决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射频消融术后需要抗凝治疗,一般需要1-3个月的抗凝药物,具体视患者的心律、年龄和全身情况而定。其他辅助药物的应用主要房颤消融术后使用胺碘酮,遵照医嘱服用,才能达到期望疗效。

手术案例:

图:A,肿瘤组织;B,射频消融后组织凝固性坏死。

射频消融术适用于哪些肺癌?

1.用于不能耐受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 肿瘤直径≤2cm,78~96%患者能达到完全消融;肿瘤直径≤3cm,5年生存率超过50%。对于直径≤5cm的原发性肺癌治疗效果比较好。

2.用于肺转移瘤的治疗。 研究表明,肺转移瘤且直径≤2-3cm,接受RFA治疗的肺转移瘤患者,3年生存率为53.7%,4年生存率为44.1%。1例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伴左肺单发转移,经RFA治疗后复查及随访近3年,生活质量良好,无远处复发。

图:患者,女性,48岁,乳腺癌术后单发肺转移。

3.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包括如凯美纳、易瑞沙或特罗凯等局部耐药后的治疗。 如TKI治疗已经成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敏感突变患者的一线治疗选择。邵逸夫医院肿瘤研究中心采用RFA技术用于姑息性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并克服TKI耐药的可选择治疗方法之一 。

图:1 例59岁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EGFR突变)伴肺内转移,口服TKI药物治疗后15月,右下肺肿瘤(图B)如箭头所示较前(图A)明显增大,疾病进展;经CT引导下右下肺肿瘤RFA治疗(图C),后随访3个月(图D)、6个月(图E)均示控制良好。

4.与化疗、放疗联合治疗。化疗、放疗联合射频消融治疗用于转移性肝、肺肿瘤,两者联合应用,可弥补各自的不足以增强疗效。 对比任何一种单独治疗模式,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改善生活质量 。

图:患者,男性,58岁,因结肠癌伴远处多发肝、肺多发转移,难以手术及治疗。结合化疗、靶向药物治疗,特别是结合微创射频消融技术成功治愈肝肺转移灶。

5.RFA还可以用来姑息性治疗缓解晚期肺癌患者的各种不适症状。

图:1例88岁高龄肺癌患者术后复发伴肺内及胸膜转移(图A、B所示),重度疼痛难以入睡。患者经肺肿瘤RFA治疗后疼痛明显缓解,睡眠质量明显改善。一年后随访,患者一般状况良好,肺内肿瘤病灶稳定。

射频消融术费用:

如果是单纯的室上速,一般费用在2万元以内的。

如果是需要立体定位的射频消融则费用比较贵,通常需要6万元左右的。

具体的要根据病情的程度和医院条件决定!

这样的手术建议需要经验丰富的医生做,不然会有很高的复发率的

房颤射频消融术适合哪些人?

1症状明显、药物治疗无效的阵发性房颤

特征:房颤间断发作,每次发作时间小于7天,一般会小于2天。如果房颤反复发作,发作时症状很明显,比如心慌、乏力、尿频、没精神、活动时气喘等,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而使用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则可以考虑行房颤射频消融术。

治疗效果:总体来说这类患者手术效果较好、成功率较高、复发率低。

如果是孤立性房颤(特发性房颤),也就是说没有过多的合并症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睡眠呼吸暂停等,则手术效果会更好。不仅可以根治房颤,改善症状,还可以推迟出现持续房颤的时间。

2症状明显药物治疗无效的(长程)持续性房颤

特征:持续性房颤是指房颤发作时间在1周以上,如果超过1年,则临床上称为长程持续房颤,随着房颤时间的延长,心脏的结构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心房心室会增大。

治疗效果:一般时间越长、心房增大的会更明显,射频消融手术难度增大、成功率会有所降低,之后复发的几率也会增高,所以对于房颤患者来讲,如果准备行射频消融手术,越早做效果越好。

3其他类型的房颤

甲状腺疾病引起的房颤,如果甲状腺功能正常后,房颤未恢复,也可以考虑行射频消融;

肥厚性心肌病合并房颤,有些人甚至出现了心衰,这时需要临床医生仔细评估,如果认为房颤是诱发和加重心衰的原因,待心功能相对稳定后,也可以积极进行房颤消融治疗,既治疗房颤又改善了心功能,有一举两得的效果。

瓣膜性房颤患者,比如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引起的房颤,在瓣膜置换或修补治疗之后,也可以进行房颤射频消融治疗房颤。

房颤射频消融术有哪些禁忌症?

房颤射频消融术的绝对禁忌症是左心房内有血栓,因为房颤射频消融手术要在心房里面操作,如果心房里有血栓,在手术过程中有可能脱落,导致动脉系统栓塞,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所以所有拟行房颤射频消融手术的患者在手术之前都要进行经食道超声心动检查除外左房血栓。如果左房内有血栓,则要先接受抗凝治疗,待血栓消失后才能行射频消融术。

其他不适合行房颤消融术的情况还包括引起房颤的原因未纠正,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减低)、未治疗的风湿性心脏病、疾病急性期、电解质紊乱等。需等到病情平稳时才能进行手术治疗。

总之目前上大多数房颤患者都可以接受房颤射频消融治疗,手术风险较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小于0.5%,这一手术是安全的。

在国际指南中已经提出导管消融作为阵发性房颤的一线治疗选择,即不经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直接接受导管消融;

对于持续性房颤患者,经过多次消融多数患者也可成功维持窦性心律。导管消融对于不同人群如高龄、长时程持续性房颤及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均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更为重要的是,导管消融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症状,还能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降低卒中发生率和心血管死亡率。要注意的是具体手术方式和手术时机需要临床医生综合评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可根治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患者感受、费用、案例(附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ymgz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