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马老师的督导和各位老师的分享学到了很多。
放暑假前我也接待了两位待在家里不愿上学不愿咨询的学生家长,一个是因病获益,刚开始断断续续一周来个两三天,后来干脆就不到校了。他妈妈说晚上说了第二天去上学,可第二他吃过早餐就说肚子疼又不愿意去,家长说了也不听,班主任的电话也不接,实在没有办法。从与这位妈妈交谈中可以感觉出,家长在孩子面前既没有权威也没有底线,只有溺爱。本来就是一般的胃病,孩子说在家休息一下午就听一下午的MP3,说再休息一上午就在家玩一上午的手机,直到不愿到校。
另外一位学生是因为初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失利,有全校第一下滑到二百名左右,一贯没经历过挫折,成绩优异的她,不能面对这样的成绩,不敢面对老师,同学,退缩到家中不愿到校,又因为和哥哥吵架退回到房间不愿再走出来,她妈妈找我的时候孩子不出房间有二个多月了,刚开始还见好朋友后来谁也不见了。还好,妈妈爱学习,愿改变,有智慧,有耐心,我们商定的第一个目标是先让孩子走出房间,能正常的和家人一起活动,如,吃饭,说话等。经过一个月的努力孩子现在已经走出了房间,并表示开学会去上学。刚开始,这位妈妈也是不知所措,责怪自己对孩子要求太严格,为了让孩子能走出房间各种迁就,一度失去教育阵地。我们交流时我提醒她,尽管孩子现在出问题了,我们当家长的也要能稳下来,只有稳得住才能理性思考,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能盲目的满足她的要求,一味地迎合她而失去底线,这样有可能带来更多的更严重的问题。这位妈妈说小事放手,大事不含糊。
在家庭中原则和底线一旦明确,其实孩子也会更加安心,不会困惑纠结于这件事到底可不可以做,不能做,心存敬畏,可以做,光明正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