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鸟飞走了

作者: 子期听琴 | 来源:发表于2017-09-26 09:15 被阅读657次

    (未经本人允许,谢绝转载)

    古人远行,呆在家里的和漂在外面的,思念得苦,便写信,一封封地写,一封封地回。很多时候因兵荒马乱无法投递,便把信托付给了青鸟、大雁,甚至塞到鱼的肚子里,题写到红叶上,随飞鸟飞到天涯,逐流水流至海角,直到那人回来,或者那人再也不能回来,这信的意境悠远、文辞优美,便成了诗。“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说的就是这个吧?

    那时的书信总是和诗,还有思念和牵挂相连的。

    现在没有诗了,信也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更方便快捷的手机短信和电子邮件,还有微博、微信和QQ。但这些行走在信息高速公路上的东西所能承载和传递的,却比不上白纸黑字的涵量和境味。

    我们都是半新半旧的人,多多少少地也写过信收过信,应该还记得写信时的酣畅淋漓不吐不快,收信时的狂喜与得意吧。

    在写要紧的家书,字字平淡,句句都是家常的关心。给同学和朋友写的信,郑重其事,不作个诗人、哲人,不说出一两句惊人之语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每次收到远方寄来的信,忙不迭地拆了,秘密地读了,辗转反侧低徊不已。见字如面,对方的音容笑貌同文字一起浮现在眼前,亲切得不得了。无论这字写得潇洒、端庄,还是蟹爬,甚至鬼画符,横看竖看都是你所熟悉的那个人,不是千人一面。如果此时窗外正下着细雨,而你在灯下急急地读信,无意之中,你便成了画中人了!

    那时没有电话的聒躁,没有手机的辐射,没有微信的无孔不入,这一刻,你可以捧着信,深切地思念一个人、专注地想着一件事。

    如今,信俨然已老去,如一个迟暮的美人,过了她最辉煌的时期。只是在一隅,偶然会被人想起。这是一个缺乏耐心等待,甚至是急功近利的时代,每一个人都在四处奔跑着。于是信也奔跑着,跑得比人还快,手机、微博、微信成了人们的新欢。

    忽然想起一个人来,拿出手机,不要字斟句酌,用三言两语或无关个人的黑色幽默、灰色段子、黄色笑话就可以搪塞过去了。而且随时随地,虽鸡毛蒜皮,远在天涯也知道得一清二楚。苦闷的可以立即得到安慰,拍拖的时时卿卿我我。

    若需长说,那就发伊妹儿吧,随发随收,还免得露丑。方方正正的印刷体,怎么看都舒服,少却辩认龙飞凤舞的麻烦。手机和微信更是方便了那些谈情说爱的,没有了情书羞涩的试探、忐忑的追求、焦灼的等待,只有单刀直入,直奔主题,打情骂俏。也省了日后白纸黑字、铁证如山、你恩我怨,翻案式的撕扯不清,只是免不了要落得个轻狂和草率之嫌吧。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这是古人收不到信时的惆怅,美丽的惆怅。现在这样的诗句没有了,大概那个在西天王母驾前当值的青鸟也耐不得寂寞飞走了,感觉生活中似乎少了很多东西。


    “你还记得那些‘见字如面’吗?”,昨天看见远山一墨写的这篇文章,觉得“见字如面”这几个字眼好亲切,便信手写下“青鸟飞走了”这篇文字,发点自己的小感伤!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青鸟飞走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yoje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