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孤独
昨天听了书拉美女的读书会分享,从最卑微平凡的六便士美丽皎洁的月亮,于展开心灵的方式诠释了人的孤独感和在现实中的挣扎和超脱。
听之也颇多感慨,也许我们人类自怀胎之日起,就已经和外界隔阂在肚皮之外,大脑一个如此精巧缜密,而且能够创造思维的神器,却只能靠言语等少量的词汇与世界沟通,让别人在另一个大脑获取的残缺不全的信息中臆断和猜测。如此说来,也许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正如微信那个题图,一个人孤零零的望着大千世界的星球。
而人自小而大,又在各种环境下熏陶靛染,构建起一个人的精神上的罗马城。尤其在环境较好,到不一定是物质生活,是指精神上的呵护足够多,有了足够的美好,却往往使人不能浸入社会,与现实产生了隔阂。这样的人往往非常善良,没有那种社会的世故和精明,是一种单纯的美好,根植于心中。而对现实的种种万象,更心存恐惧,无力追赶,也就愈发封闭自己。也许日常朋友的小聚,亲戚间的走动都变成一种压力,而自己慢慢逃避,变得不敢展露内心,缺少朋友。
这种孤独感,也许带来了另一个好处,就是孤独的心灵更远离了日常的琐碎,想在更高的层面追寻放逐,这种压抑的内心情感在酝酿发酵中愈发膨胀,使人迷茫,消沉,而又致最后的爆发,这往往解放了文学和艺术。与外界的对话,变成一种涌动的,无法抵挡的洪流,它使人逃离到另一个世界,再精神上构筑自己的伊甸园,于是有了思想家,艺术家,文学家。也在想一个伟大的作者,哪怕日日宾客盈门,推杯换盏,也可能还是内心仍存孤独的人,这种孤独使他远离了大千世界的现实快感,而去实现心灵的重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