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江南本只为一聆山水清音。

端午携眷归乡探亲,先去了苏杭两地,最后在绍兴老家停留两日,返回贵阳。
是第一次来苏州,慕名专程去建筑大师贝聿铭所改建的苏州博物馆。
景美,人也多,只看得到人头攒动,晏几道的诗太好:怀远上楼时,晚云和雁低。游人多也不该受其扰只因心中有意 ——初夏游江南,最不能忘带的,是深情款款。
可惜我拍照技术差,同一地点看同一景致,图却只能找别人的借。

酌唐宋的清酒,对苏轼的苍穹,抱着幼子在江南沃壤上踏了一路,入了吴中的眼眸深处。
汉唐风华,宋明气度,墨海书林,写意河山。
各大园林星罗棋布,找了就近的园林买票逛,庭院回廊,书香门第如今隔了世,总不免留下几页脱线的旧人诗章装裱在深院案牍上,让人读不出是风雅还是寥落。
山水各有清音,亦各有各的知音。

千百年来,姑苏之地山川钜丽,风土清嘉,群彦汪洋,人文渊薮。
蓬门荜户,日暮柴扉,春草早就已绿透,却再不曾见王孙归。如今雅人依旧深致,可这碎金屑玉间,曲径通幽处,再寻不到闲隐的君子。
剪山裁水,淡月远山,湖中不见一片片莲灿,夏初只肯露绿的淡。
柳烟浓密,初夏芳菲,天气焖奥,风来得太少,退一步看,即使风吹得这一身素衣大敞,也吹不来片片荷瓣别襟上。
千百年来人到江南赏,有人喜登桥凭眺,嬉戏道旁;有人好简居,听檐雨声声滴。

你是阳春白雪里的清丽细雪?下里巴人的游廊老樽?又或,你是那能书善诗的名女子,只醉心于旖旎景致,独乘油壁香车,闲时赏景游光。一日,沿湖堤而行,邂逅少年情郎,别后斯人无音讯,一桩情事就此轻放。
你栖湖枕波,看崖岸男子一袭青衫,凄苦清瘦,鱼纹在脸,星霜上头,唯风尘盈两袖。
你怜他落魄,慷慨解囊助他上京,后来你染病玉陨,应试登第的他遵照你“埋骨西泠”的遗愿择地造墓,墓前立一石碑,上题“钱塘苏小小”。
自此,这杭州西湖西泠桥畔,便生出了一缕冷香。
往来如织的游人中那清丽的女子可是你?
携一身香魂,驿马风尘一路,来寻千年前生?

向阳执荷锄,日暮倚修竹。
竹是天生的磊落君子,幼时还只是鲜嫩细笋时,被人挖去做肴馔,亦饶有日月风露。
我知道当年的七贤聚集喝酒纵歌,肆意酣畅之地不是这里,但丝毫未影响安吉成为中国第一竹乡。

一波波途经的游人掀起的喧哗笑浪,拖着长长的韵尾,很快又跌落,一如清寂黄昏下的鸟鸣犬吠,在这水乡泽国,各登陌路红尘。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初夏在庭前,旧韵入新听,忽的生出一种远意,淡淡的怅然。
——这样的不卑不亢,兀自拔节,是今时今日人身上越来越显珍稀的品质,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可也正凭这一点浩然气啊,才呼得千里快哉风。

碧水悠悠,洗我一身红尘。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那船头摇橹唱曲的小女子,清丽婉转,不愁亦不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