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理由:
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爱有爱的因,恨有恨的因。如何才能让自己一生多收获爱,而少收获恨呢?作者在这篇文章中给了一些很好的建议, 希望读后可以为你带来启发!
世上最难的事情,就是决定不了自己的出身,不知道这一辈子会遇到什么样的父母,生到什么样的家族。
大部分孩子在浑浑噩噩地成长中,并不知道自己这颗种子在未来会长成参天大树,还是低矮的小草。
但是懂得人生规律的人却能通过从一个孩子的父母,乃至祖父母辈行事作风上,大概知道这个孩子未来的人生走向。
就像宋昭公的命运就与他的一位祖母王姬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王姬是周襄王的女儿,出身高贵,年轻时嫁给宋襄公端庄有礼,不失王室公主的风范。
后来宋襄公死了以后中途不知受了什么刺激,年纪渐长之时,突然性情大变,毫无羞耻之心,竟将一些年轻貌美的贵族子弟日日留宿宫中。
宋昭公年少登位,不喜欢上朝理政,只爱带着宠臣游玩打猎,以致渐渐失了人心。
王姬虽不是宋昭公嫡亲的祖母,但是胜在长袖善舞,随着宋昭公的不思进取,自己很快就取而代之把持了朝政。
宋昭公有一位庶弟公子鲍生的相当俊美,王姬很是喜欢,公子鲍想当上宋国的国君,王姬就鼎力支持,并且不惜招来亲信武臣,在猎场将宋昭公刺杀。
身为王室里的一员,王姬又是长辈,竟然完全不受伦理道德的约束,有一个这样的长辈做影响,要带坏多少后世的子孙呢?
一棵树如果从根上开始坏,那么以后再想生命力旺盛的开枝散叶几无可能。
一个家里的长辈如果心念不正,行为不端,那么后世的子孙也很难整整齐齐做人。
反过来说,一个家里的长辈如果端严谦和,后代的子孙自然也会上行下效。
小时候经常听人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我就以为所有的老人都是值得后辈去尊敬和爱护的。
后来随着年龄渐长,见过很多年长人的行为,再加上历史上很多的教训,才发现原来并不是所有的老人都是宝。
尤其在这个充满功利的时代,自私自利成为一个大家共识的标准以后,很多人不管年纪大小,都以自我的需求摆在第一位,而很少会考虑到会不会影响到别人,哪怕那个别人是自己的孩子或者说是父母,也不管不顾。
这就导致了现在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年轻人给老年人做榜样,比如说年轻人穿的衣服,老年人为了追赶潮流会模仿年轻人穿衣服。
还有年轻人朝三暮四,今天跟这个明天跟那个,有些老年人也会不甘寂寞的这样去做。
记得有一次,在某商城吃饭时,竟亲眼看到两位老阿姨在众目睽睽之下,为一位老大爷大打出手。
难道人不应该随着时间的积累,人生的见识和智慧理应随着年龄而水涨船高吗?
年轻人的无知和莽撞不应该再出现在老年人的身上,否则不就真是痴活了岁月么?
老年人总归一辈子吃的盐都比年轻人吃的饭多,本该顺理成章成为年轻人的榜样,做年轻人的指路明灯。
这样的老人,才算得上是家里的“一宝”。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删当然这个问题也怪不得现在的老年人,毕竟传统文化断代了一百年了,做人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标准,也没有人教,也没有人做榜样了。
何况时代发展得那么快,短短几十年,科技对生活带来的冲击简直是令人眼花缭乱。
五花八门的潮流更是把人迷惑的头昏脑涨,别有用心的广告总在教你如何去追求快乐。
而这种鼓励人们去癫狂的追求物质快乐,极大的用欲望的扩展去获取快乐时,人们有没有实现真正的快乐呢?
现实中人的精神负担好像越来越重了,年轻人得焦虑症、抑郁症,老年人得老年痴呆症。
但是我把这叫做缺爱综合征,当一个人总想着如何满足自己的私欲,而又常常因为不能满足自己的私欲而产生种种烦恼时,那么心胸怎么能豁达,精神又怎么能康健呢?
任何事情都逃不过月满则盈,水满则溢的规律。
不管是一个人的精神状态,还是个人命运都是如此。
就从历史上来看,那些只顾追求自己私欲的快乐,而不顾江山社稷的人哪里会有什么好下场呢?
这个规律放到一个家庭也适用,现在很多夫妻为什么过不好日子,说白了就是缺乏感同身受的能力,尤其是很多爸爸也都是被父母娇生惯养着长大的儿子,结婚生子了还只顾着自己玩乐。
如果再碰巧妻子也是同类人,大家都忙着追求各自的快乐,而根本不愿意为对方付出,那么日子自然就会过得鸡飞狗跳。
一个自私的只会顾念自己的人,到老了以后会自动归为儿女心目中的“一宝”吗?
万事都是有因有果,未来不想收获恶的果,今日必先种下善的因。
未来的命运就把握在今日的手中,当自己学会爱自己,也学会爱别人,自己调整的身心舒泰,起居有时,三餐有节,知道什么有可为,而什么有可不为的时候,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成宝,估计子孙都不依了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