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理由:《大学》之于文学,是经典;之于哲学,亦是经典。《大学》的外延和内涵,自从诞生起就有诸多大儒和学者对其解读和阐述,因立足、目的、学识等不同,其结论和观点亦是迥然不同。最著名的是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解读,对后世影响极大。本文按陆王的观点试着去分析,尤其借鉴王阳明的见解。对《大学》的灵魂和主旨即“三纲”和“八条目”,运用哲学的角度和观点,作了简明扼要的分析和论述,行文简练,层次清晰,值得简友同仁们磋商探讨。
《大学》作为新儒家(程朱理学和陆王学说)哲学的基本经典,和《中庸》一样,出自《礼记》中的一篇。到了宋朝,才把它和《中庸》、《论语》、《孟子》放一起,称为《四书》。
倘若单纯的去翻译该书字面意思,那就隶属文学范畴。但又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理解和角度不同,故解释也有差别。
这儿只从哲学角度去解读。为了更好的阐释其哲学涵义,故选取 一段原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必先修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太平。
这里面包含《大学》的所谓“三纲”和“八条目”。
“三纲领”,即“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如果仔细研读和分析,就会发现,所谓“三纲领”,其实就是一条:明明德。因为“亲民“是”明明德“的具体方法,而”止于至善“呢,换作王阳明的话说:”至善者,明德、亲民之极则也。”是最后完成的。
而所谓的“八条目”,就是自我精神修养的八个步骤。这八个步骤,归根结底是一条:修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都是修身必要的手段,都是要走的道路。而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系列,是修身达到最后完成的手段和道路。
1、明明德
”明德”,简单析之,即人心之本性。
世间所有人,不管善恶与否,从根本上讲,都有本性,都有这样的心。无论私欲强弱,并不能完全蒙蔽本性,在对事物做出直接的本能的反应时,本性就会暴露无遗,自己把自己显露出来。
对问题和事物最初的反应,会使得每个人自然而然知道是为是,非为非。这种行为,这种”知“,就是本性的表现,王阳明称为”良知“。
何谓“本性”或者“本心”呢?
有一故事。王阳明门人,夜间捉贼一名。门人对其良知相劝,贼笑之且嘲之:“我的良知何在?”当时天热,门人劝其脱掉上衣,贼照做,后门人又言:“还是太热,何不把裤子也脱掉?“贼思量少许,道:”这,好像不妥吧。“门人当头棒喝:”这就是你的良知!“
可见,即使作了坏人,也是有良知的,有道德底线的。人人都有良知,良知是每个人的表现,通过良知让人知道是为是,非为非。
2、致知
借大学者王阳明言语,“致知”,即“致良知”。自我的修养,就是做事和做人时,遵从自己的良知而为之。
3、格物
这词乍接触,一般人都蒙。朱熹和王阳明的解释各不相同,这儿借用王阳明的,他说:“格者,正也”,“物者,事也”。
万事万物都有是有非,一旦确定,良知便知之。当“良知”知道某物为是,我们就必须去真诚地为之;反之,“良知”知晓某物为非,我们就必须真诚地不为之。如此正事,如此辨别,就同时致良知了。所谓的“致知在格物”,意思说,除了正事,别无“致良知”的方法了。
4、诚意和正心
我们在行正事、致良知时,寻找种种理由和借口,不去遵从良知的指示和安排,那我们的意就不诚,心就不正。故这儿的“诚意”和“正心”,是一回事。
至于齐家、治国、平天下,无需注释,一目了然。
什么是良知呢?借用大学者冯友兰的话说:“它不过是我们心的内在光明,宇宙本有的统一,也就是《大学》所说的‘明德’。”
可见,“致良知”就是“明明德”。也可以说,《大学》这部书的主旨就是“致良知”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