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988803/6dd1d23eff7b09a8.jpeg)
![](https://img.haomeiwen.com/i2988803/5e9a98478ad9f86c.png)
今天在读《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这本书的同时在试着画它的思维导图,两边兼顾总是不那容易,在看了一天写了一天,停下的时候,居然感觉我不知道自己到底看了什么,今天好像没有收获!
看着画的满满的思维导图,看着书上自己划的一条条的线,特别着急!觉得一天时间怎么就没有丁点收获呢?
我陷入了两难的选择,想放弃,又舍不得,毕竟看了那么多,写了那么多,于是让自己缓缓,打开思维导图重回看了一遍,最后决定还是看下去,觉得看完总会有收获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2988803/5e9a98478ad9f86c.png)
当看到“新的思维框架,探寻新的可能“里边三种灵活思维框架中的第一种框架”目标悬置“时,提到当我们在追求2个以上的目标时,最常见的有两种模式:
一种是串行模式,即实现目标a后才能实现目标b实现目标a是实现目标b的前提。比如有些人会说他的计划是先赚大钱再做慈善。
另一种是并行模式:即同时追求目标a和目标b。
在现实生活中这两种模式都暗含迫切的心态,不管是急着先完成目标a然后去完成目标b,或者是两个一起搞定,都会让人觉得压力很大,每天忧心忡忡,甚至心力憔悴。
看完整个人犹如醍醐灌顶般的瞬间清醒了起来,我不就正处于最常见的两种模式之中么?
想要把书看好,有想要把思维导图做好,迫切的想要同时完成目标,并都得到相应的收获,不就是并行模式?这样不停的催自己快一点,快一点,迫切的想要有所收获。
![](https://img.haomeiwen.com/i2988803/5e9a98478ad9f86c.png)
生活中,也经常发生串行的模式,想了要做一件事,就特别急,非得把这件事做完才能安心的做下一件事。
前段时间,我对于存款的有着非常极端想法,一定要让自己有10万存款再去考虑其它的事,每个月一发工资就拿着个计算机在那算算算,这个不买,那个可以让家人帮我买;对着家人也是今天没钱,明天嚷着自己过的太苦,整个人就是一个可移动的负能量聚集地。
卷毛对我特别无语,跟我开诚布公的谈了一回,说我这种行为影响到家人的状态了,然后她觉得我太极端了,在跟人合伙开店前是月光族,工资到手就想着怎么把它花光,后来跟人合伙开店,又在理念不合亏钱退出后,成了葛朗台。她觉得我如果是怕哪天突然没收入了,会过不下去,她和家人会帮我一起渡过那个那个坎,只要状态在就完全不用担心那些问题。存款可以慢慢来,不需要这么急,别弄的没存到钱就什么都不做不了了一样。并建议我放缓速度,合理开销还是要的。
我也觉得自己这种极端的状态不对,想停一停了,我不在以存钱为主,开始去学一些东西,分散一下注意,去订阅付费专栏,去报网络课程,做这些事是为了改变我的一些思维,但我知道,我并没有放弃我的存钱的目标,只是我把它悬置起来,在合适的的时候又把它拿出来,把节余放进去,完成一点,然后再把它高高挂起,我发现这个才是让我舒服的状态。
当时就觉得这样做,让自己放松了许多。并不知道这是目标悬置法,结果歪打正着!
![](https://img.haomeiwen.com/i2988803/5e9a98478ad9f86c.png)
目标悬置法:故名思义,就是把你的目标停下来放一放,但这个“放”不是放弃,知识悬置。在这个停下来的时间里,可以休息,放松,也可以去做完全不同的事情。等到时机成熟时,又可以重新开始。
想清楚了这块,我决定把折腾自己一天的东西放一放,休息一下,陪陪家人,等觉得状态回来了,再接着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