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是公务员报考期间,在网络上学习了一个关于如何选岗的讲座,具体内容分享给大家。
一、总体情况
1.一般是120分进面。
2.筛选专业时,既可以选择自己的具体专业,也可以选择自己专业的上级专业、学科名称,即“对上不对下”。举个例子,小东是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则小东既可以选择专业要求为“管理科学与工程”的岗位,也可以报考专业要求为“管理学”的岗位。学科、专业目录可以在“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的“数据中心”板块下的“学科”中查找。
3.一般来说,中央机关岗位未来发展潜力更大,但工作压力也更大;地市级及以下(尤其是非省会的城市)岗位工作压力相对小一些,但工作提升空间相对小。
4.优先选择“仅限应届毕业生报考”的岗位,因为应届毕业生进面分数比非应届低。北京市延庆区的税务局的2个岗位,除“是否为2021年应届”之外,其他条件和要求(学历、专业等)完全相同,应届生的岗位进面分数为120.2,非应届生的进面分数为144.2。
5.报名人数直接影响进面分数,报名人数多意味着这个岗位受到欢迎。
6.国税岗位在国考中占比较大,可能占一半。
7.对于应届毕业生,应以其即将获得的最高学历进行报考;对于其他人员,均应以其已获得的最高学历进行报考。比如,《招考简章》中仅允许本科学历人员报考的职位,硕士、博士研究生不能以本科学历报考。
二、如何知道自己心仪的岗位的真实报考人数呢?
报考通道开通后,登录官方网站,填写个人信息后,将自己关心的岗位通过岗位代码搜出并加入收藏。这样就可以在收藏里看到自己的意向岗位的实时报名人数和已通过审核的人数了。
三、怎么知道某个岗位的进面分数?
可以百度搜索最近2年国考进面名单,根据岗位名称进行搜索。需要注意的是,往年进面分数参考性不大,因为国考报名随机性较高,且每年的岗位限制条件可能不同。
四、什么时候完成报名工作比较好?
- 个人信息要尽早完成填写。
- 建议在倒数第3天之前完成报名,这样万一审核未通过还有时间修改个人信息和改报其他岗位。
- 最后2天报名系统会非常繁忙,可能审核时间会很长,甚至会出现直到报考时间截止还未审核完的情况。万一报名信息审核未通过但已经超过报名时间,就没法改报其他岗位了。我们要规避这种情况。
五、报考时还有什么其他的注意事项?
- 个人信息必须按照要求真实填写。
- 考试地点一定要选择自己最方便参加的考点,不需要选择岗位所在地。
- 报名后要及时查看报名审核是否通过,如果通过了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确认和缴费。
- 小学、初中、高中的专业,填写“其他”。
- 奖惩情况按照格式要求填写,方便对方审核通过。
- 仔细阅读招考公告和报考指南,有问题打电话给相关单位咨询。
六、汉语言文学(中文)专业如何选岗?
之前听过一种的说法,中文专业是“万金油”专业,哪里都需要。通过查看国考招录岗位,我觉得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很多单位都会招中文专业。
我发现中文专业的岗位职责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第一,行政类,主要从事综合协调、公文管理、会议活动组织管理、文字材料起草等工作。
第二,内容策划类,主要从事课题调研、理论研究、报告起草、政策制定、媒体宣传、翻译、教学等工作,可能被要求出差、驻外工作。
第三,党建类,主要从事党员政治理论学习、党员队伍建设、党建宣传、党务等工作。
这三个方面比较宽泛,具体到各个工作单位,工作内容会与工作单位相匹配。
好了,公务员国考你是如何选岗的呢?你选岗的核心标准是什么呢?欢迎交流你的分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