粥道铭理

作者: 余心悦 | 来源:发表于2016-11-23 16:28 被阅读159次

         古人对粥的描述为“清浊不言,原形舍去方成正果;浮沉一笑,大块消弭始得甘糜”。粥是中国饮食文化里的一道经典。一日三餐,对于中国人来说意味着人生的五味杂陈。细品中国人餐桌上的一粥一饭。据历史记载,我国古人一日食三餐的习俗可以追溯到晋朝,甚至更早。在古代粥是中国人最熟悉的食物,喝粥的传统源远流长.上至皇帝崇尚喝粥,道光皇帝还有“谷粟为粥合豆煮”赞美粥的诗句;下至百姓讨饭者以施舍的“粥棚”乞粥活命。现代化的中国,人们在实现了温饱之后,讲究三餐吃得健康。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在奔波忙碌中通过简单的美食寻找味觉的快乐。一些人开始享受工业化流水线食品,但也有人不辞辛苦仍然在饮食上坚持传统。因为粥有粥道。

     在中国,粥文化体现在粥道上。粥的特性,真如中国人文化特性,稠粘绵密,相濡以沫。清人袁枚《随园食单》中说的:“见水不见米,非粥也;见米不见水,非粥也。必使米水融合,柔腻如一,而后谓之粥。”说明做粥要最终达到的境界。父亲一向不善料理,但其熬出的一口粥让人拍手叫绝。小米粥、红豆粥、百合粥、八宝粥.....没有什么食材是放不进父亲的粥里的。父亲煮粥的过程悠长却不会显得枯燥。看着水、米一同在锅中跳着芭蕾舞,奏着交响乐。窗户玻璃上总会出现一层薄雾,厨房里则弥漫着淡淡的香甜,热乎乎的。不经意的一瞥,米和水似是到了迟暮之年,行动开始迟缓,但顷刻间,好像二者又彼此交融,没有一丝空隙。彼时,咕嘟咕嘟的冒泡声则成了世间唯一的动听,香气氤氲着,好似人间四月天,洋溢着幸福的气息。当粥快熬好时,锅中的米粒变得懒洋洋的,蜷在水的怀抱中,可那水却是早已化作蒸汽,散播留香。至此,我不禁想到,人生历程与熬粥也是相差无几的,总会有激烈的抗争与奉献,然后相依相偎,共赴余生。

       在中国,粥更多的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医认为粥能养生,李时珍《本草纲目》载:“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良。”文人认为粥可为文。苏东坡诗云:“真心颠倒不自知,更知人间有真味”宋代著名诗人陆游也曾因粥创作了脍炙人口的佳句,“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常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红楼梦》的不少章节都有对粥的描写。民国文人兼美食家梁实秋就专门以《粥》为题写文章,甚至提出了“腊八粥是粥类中的综艺节目”的观点。

          在我看来,粥道更能铭理。因为煲粥如处世,在中国从古到今遍天下人皆食粥,粥品即人品。有人说,人不到四十岁,是熬不好一锅粥的,大概是言总是心太急了。早年祖母教导我,煲粥需不急不缓,火到自然成;做事要不骄不躁,方能水到渠成。这熬粥的过程,像极了人生,在反反复复的煎熬中,方提炼成一碗精华;而喝粥的过程,则是一种生命的返璞归真:那是朴素与简食的缩影。中国传统的饮食总蕴含着文化的筋骨,恰如这一锅粥,内敛的表面永远藏着深情,总会给我们以人生的启示:尽下心中五谷,方能熬出人生百味。也因为食粥如归,有家的味道,有爱的亲切感,在亲人关爱中,粥即温暖和母爱爱。我记得在古旧而洁净的炉灶边,母亲总是系着围裙,执勺在一口砂锅中轻轻搅动,锅中的米粒翻着筋斗。清晨,当第一缕阳光透过窗柩,映照在母亲和蔼的脸上,安详而又温暖。在那一瞬间感觉母亲就是这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最懂生活的女人。年幼的我则蹲在炉旁呼呼的吹着,希望催动炉中的碳火烧的更加炽烈。还记得幼时我生过一场大病,高烧不退,其余的食物一概吃不下,任它山珍海味,总是一吃就吐。唯一能够下咽的就是父亲熬的粥。父亲为了我可以早日康复就绞尽脑汁不停换花样。今天是白粥,明天就是南瓜粥,后天就是绿豆粥.....当我一大早被粥的清香叫醒时,看到父亲在灶台前忙碌的身影,心理就像是吃了怪味的粥,又热又酸,眼里成线的泪水溢出,划过脸颊,流到嘴里,好咸好咸.....粥里不仅藏着我和父母难以割舍的情,更重要的是它的味,就像父母对子女的深深的爱,深入骨髓。

      粥道铭理“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生命的真谛,美食的精髓,粥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粥道铭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ysvp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