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契此和尚的这首偈语用以表示对《老子》的感想最为适合。
第一章:道 可 道 , 非 常 道 。 名 可 名 , 非 常 名 。无 名 天 地 之 始 ﹔ 有 名 万 物 之 母 。故 常 无 欲 以 观 其 妙 ﹔ 常 有 欲 以 观 其 徼。此 两 者 同 出 而 异 名 , 同 谓 之 玄 。玄 之 又 玄 , 众 妙 之 门 。
个人认为看以前的书,尤其是秦以前的书,不可怀有偏颇之心,也无需以“死士”之态视之。须知凡古圣人,必达于阴阳,和与自然,穷极造化之道,通古今之变,其所言者,亦有此意哉!故今人览阅圣贤之只言片语,亦须有此心。其所否者,如朱文公欤? 其二,读圣贤之书,行圣贤之迹,达于人事,然后有己之想法,再换身于古人之经纬(时空),如此可做一梦,历经一世,所谓三千大梦三千世,明通造化方真人。
“道可道,非常道”,可作多解:
1.“道理可以说,但可说的道理便不是道理了”。为何呢?因主观与客观之由,人们往往表达出来的是理,有表达之人的主观想法。一个人如果和你说,“我很客观的说”,此话一讲,便已偏离道了,是含有说话之人的客观,又如何是真正的客观呢?“公婆之理”,如此也不怪了。至于究竟什么是道(道理)?那便不可名状了。真如后文所言“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秦以前,道与理并不连用,道德经也是分为道经和德经两部分,而道德连用是在唐朝以后的事了,这是需要了解的。
2.依据后文所讲的,前面也说过,第十四章所讲的“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我们姑且视道为无物,其实它连无物也没有了,但却包含万物,也真如佛家所言“无无明,亦无无明尽”。那么无物是空寂,再进一步的了然无寂,连寂的感觉也没有,若真有个体会,那真是虚和之境呀!这个享受的境界不是一般人能享受的,通达空明方可知晓。
生活在这个信息膨胀的时代,不知是幸福还是悲哀,所有的信息,一股脑的往我们这个容量受限的脑里装,好的坏的,有用无用的都来,真不知如何才好?再加上我们的快餐生活,如何能寻求一个解脱呢?!就我个人而言,我喜欢的还是慢生活的步调,想要的是对自己这个人生有解脱、能逍遥的那个东西,也一直在寻求。所以我很喜欢宁波这个城市,不只是它的古建筑、古风情以及它的文化,也因为它的慢步调,它的井然有序,以及我感受的安心。有时,一个下午坐在校园的长椅上发发呆都是一件美妙的事。观草木之飘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可转念一想,此种凄美之景也能让人感受到“岁月静好”。脱离喧嚣、嘈杂的无言之美,带给我们的灵性之感,跳跃的思维美感,精神上的享受和通达,真是“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而无所待哉!”。这般无言胜有言之境,少有人懂呀,更多的还是需要我们自己去体会。
3.再一个“道可道,非常道”,可作此解:道是可以表达的,并且它表达出来的那个意思给我们以提示。也就是从无到有,“有之为现”的这么一个过程。“物必先腐,然后虫生”,正如我们的八卦的六爻,都是从第一爻(最底下的那一爻)开始变,从我们的内部开始变,平天下、治国、齐家的一切根本都在于修身,从自己本身做起,本立而道生。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医望闻问切之四诊也是如此,其原则便是司外揣内,内在脏腑之病变,一定会显现于外,所以依此法,寻其病因,然后对证治疗,自然药到病除。故而显现于外之现象须加以重视,并给予合适的对策。看相看风水也是一样的。
4.还有便是“道可道,非常道”:万事皆可走通,唯有大毅力、大愿心之人,才可成就非常道。一个人的事业(不是职业,古之三不朽之事业:立德、立功、立言),一定是历尽磨难,披荆斩棘,方能达到那个高度。这其中的艰辛没有经历过的是没办法去和他谈的(不是知心不与谈)。一般来说,一个人能将某一件事做到极致,做到巅顶,才能算是事业有成,好点的能将几件事都做到极高处,苏东坡、曾国藩是这少数的几人之一,不过,当站在巅顶之处,又怎知自己不是井底之蛙呢(一笑)?
好了,现在才刚把“道可道,非常道”粗略的讲了下自己的见解,有时间再多写些,毕竟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无言胜有言”嘛。最后讲个白居易打脸老子的七绝诗:“言者不如知者默,此语吾闻于老君。若道老君是知者,缘何自述五千文”。哈哈(一笑)
道?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