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早年做家教的时候,教过一个让我印象很深刻的学生,他上初二。家长对他的学习感到非常头疼,尤其是数学、物理等的逻辑学科。在补习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有些很简单的原理,经常解释几遍,他还是很茫然地看着我,最后我只能不断给他画图画图,慢慢地他才找到一些门路。后来他和我熟悉以后,他说他很讨厌这些数字类的东西,他喜欢天马行空地想象,爱好文学,总之他喜欢一切可以呈现的东西,不论它们是实际的还是虚无的。这让我想起曾经的一个发小,她也无数次痛斥过头疼的数字,乱糟糟怎么也入不了心。而对比起《欢乐颂》里的安迪对数字的敏感度,不禁让人感叹“天赋异禀”带来的巨大差异。
遗传还是环境?
每个儿童的成长似乎都伴随着遗传和环境的共同影响,而类似的结论也不断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人们对杀人犯的后代会抱着无比防范的心理,尽管有罪的父母们已经不在人世,因为大家相信“有其父必有其子”,无论这个后代当时只是个孩子还是已经成年;“最好的养育就是拼父母”的观点现今广为流传,这里的“拼”指的就是环境,父母不用刻意引导,只要提供利于他们成长的环境就可以了。
细想起来,这些观点似乎都有那么一点偏激,那遗传和环境对于儿童的成长到底是如何起作用的?
追溯到这个问题的学术解释,人们的理解在各个阶段也不尽相同。20世纪初,主流的心理学理论都认为遗传才是儿童发展的决定因素。而过了20年后,人们逐渐意识到环境的影响不容小觑,于是环境影响理论占据了社会的视野。这些理论虽有一定的依据,但是很多都建立在假想和猜测的前提下。
直到20世纪60年代后期,行为遗传学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于是,基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程度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研究理论才得以找到科学的基础。学科本身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内动物行为产生的基础,后来扩展到人类行为的研究。通过对双胞胎和领养孩子的追踪以及对比研究,慢慢找到个体间差异的原因。
父母双方所提供的基因组合创造了一个独特的个体。从生物学上来看,不仅是双方提供基因不同,基因组合的多样性更让同是一个娘胎出来的孩子都有着千差万别。研究发现,比如空间能力、抽象或者形象思维能力等认知能力,更多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而内向还是外向抑或神经质的人格因素,却较少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
但是,即使再科学的研究,也存在诸多的局限性。因为人类的行为过于复杂,尤其是对所谓智力的检查标准,每个人的理解都不一样,结论也会存在很大的差异。我们了解这些是为了强化两个观点,一是任何行为的发生不是由于先天或者后天,它们不会单独发生作用,二是先天和后天总是在同时并且相互影响中发生作用。
儿童最初的倾向性总会引发符合他们天性的培养方式。比如一个外向的相对活泼的孩子,比起一个内向严肃的孩子,总会得到更多积极的关注,但是,我们同时要看到热情的关注则更会激发外向的孩子更加活泼,而被关注较少的孩子则会更加内向。而在我们长大后,我们会不由自主地去寻求与自己相似的人,志同道合的人,不同的圈子文化则在不断强化你本身的气质与之融合。
改变可以改变的,接受必须接受的
很多父母对于“儿童的成长有赖于遗传和环境的共同作用”这一观点已是不置可否。但是在具体做的时候,依然会执着于与他人的比较,无形中给自己和孩子都造成了莫大的压力。
在我养育可可的过程中,也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在我印象中,她从小的体重就比别人要低一点,于是我总在邻居家“太瘦了,还得长胖一点”的建议中不断纠结怎么给她增加辅食。再到后来,开始走路、开始说话等阶段的迟迟到来都让我焦虑不已,和邻居的妈妈们交谈的时候,她们总自豪地说她家孩子10个月就走路了,她家孩子1岁半就会说话了,然后质疑可可也是女孩,一般女孩都早啊。好几次我都以为是不是有什么问题,跑去儿保中心咨询了好几次。当然,早期的养育更多是因为遗传的因素,作为父母应当仔细观察孩子的成长,以免在真的出现问题的时候错过最好的治疗期。但是,不可过分紧张,每个孩子的成长轨迹都不尽相同,而且早一点和晚一点也千万不要认为孩子就是不聪明的表现,比如语言能力。
我有个亲妹妹,虽然我们同父同母,而且无论从外形还是性格、擅长的能力等方面的差别都不是一般的大。这种差别很小的时候就体现出来了。我喜欢看书,性格较为内向,比较宅,喜欢安静地学习,因此学习成绩一直很好。我妹妹性格开朗,在各种社交群体中特别容易受到大家的欢迎,喜欢艺术类的东西,尤其是音乐和舞蹈。
几十年前的育儿理念远没有今天这么开放,在当时的父母们看来,读书才是唯一的出路,其它所有的兴趣爱好都是不务正业。我的特点刚好迎合了当时对乖孩子的定义,而妹妹就成为实实在在的熊孩子了。每天存在这样那样的比较,妹妹的厌学情绪越来越严重。因为我比她高两届,我曾经也辅导过她的数学,在我的印象中,经常是我说上三遍,她也不懂。可是她却能在完全没有老师培训的条件下,看过学校排演的舞蹈节目,然后完整地模仿出来,对音律和动作有着天生惊人的记忆力。(话说那个时候在这一点上我好崇拜她,O(∩_∩)O~)
最后,妹妹辍学了,我继续按照长辈们的期待中规中矩上了大学、参加工作。而妹妹,也在近10年的跌跌撞撞中,找到了最初对舞蹈的追求,让上帝赐予她的天分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虽然当她重拾舞蹈的时候,她已经20多岁了,早已过了系统学舞蹈的年龄。可是凭着她浓郁的兴趣和惊人的毅力,她挺过了基本功训练所有的艰辛。想象一个生长发育早已成型的成年人如何忍受那些劈叉、下腰的疼痛,我就禁不住感慨她无畏的勇气。
不久后,妹妹创办了幼儿舞蹈培训中心,非常成功,她的外向性格形成的亲和力也是与生俱来的,从此成为了小镇里远近闻名的舞蹈教育红人。父母也时常会感慨曾经的态度,往事如烟,妹妹倒是一点不在意,她执着地追求心中所想。
有时候我在想,又有多少人和妹妹一样,在浮浮沉沉这么多年以后,依然能找到最初擅长的能力,然后将其发展成自己的事业?也许更多的人在受到父母压制之后,就按照他们认为正确的道路走下去了,如果道路勉强能走也就这么算了,如果确实是自己特别不擅长的路怎么办,还要一条道走到黑吗?
我不知道答案,但是,我想说,我不会让下一代承受同样的曲折。
有些事情的承认是残酷的,特别是在承认对某方面就是不擅长这件事上,对于父母承认孩子的差异尤甚。有的父母还会说,我们都这么聪明,我们的孩子怎么可能不擅长这个呢?可有时候,事实就是真的不擅长。
其实只要换个角度思考就不会不断让自己执拗在这一点上了。因为传统的应试教育,全面发展是必须的,你可以慢慢补这些短板,但是千万不可压制可能成为长板的那一块,说不定那就是将来孩子来到社会上最大的核心竞争力呢?
生命之所以可贵,那是因为它总是充满了惊喜。每个独特的生命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成长轨迹,即使在我们最想忽视的角落里成长的生命,我们也不可吝啬给它们充满爱和包容的阳光雨露。接受所有的完美和不完美,父母和孩子的世界才会开出更加绚烂的生命之花!
如果您觉得不错,点个喜欢告诉我这里有您的足迹可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