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真的不是一般的难,我想要讲述的,也许是最难的一种。
很多人都会说,创业一没资源,二没人脉,三又没钱,这个观点是非常正确的。
我不想讲什么心灵鸡汤,我只想把我创业过程中最辛苦的部分说出来,也许这样我会好受一点。
刚开始兴致勃勃的有那么一个想法,很想很想的把它给实现,这也许就是创业的动机吧。
有人说有了想法有了东西,那么就完成了第一步。对于我来说,也许这是我选择了的一条不能退缩路。
有了想法,尽管这个想法可能还不是很饱满,就像刚破壳的雏鹰,还不会飞翔。
于是乎,如果我这只小雏鹰想要飞的话,首先,我得丰满我的羽翼。
有了第一步,第二步就是找人。
一个创业团队需要什么样的人?一个合格的CEO,也就是这个团队的负责人,然后就是一个CTO,也就是这个团队的研发人员,之后也许再加一个COO,一个首席运营官,那么一个团队的雏形就出现了。
创业从来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因为你不可能说可以身兼数职,有不同的身份,精通所有的领域。
一个CEO,一个充满热情的CEO,在这个团队可能说是最重要的角色。因为就像带兵打仗一样,士兵可以死,将领可以死,但是主帅绝对不能死,主帅一时那么这场仗就输了。
一个CEO要随时保持热情,如果一个CEO都放弃了,那么这个团队就没什么意义了。
一个CTO在一个团队中也是充当的非常重要的角色,没有硬件开发,没有软件支持,那么这个项目那只是纸上谈兵。
在这个互联网横行的时代里,一个CTO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至少来说,无论是从事哪个行业,它都需要有一个app的开发能力,网站的建设能力以及网络的维护能力,在我看来这三个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所以要找这样一个技术人才是十分困难的,我留住一个CTO也是十分困难的。
而COO所在这个团队充当的角色就是项目落地的规划者。当CEO有这样的一个想法,CTO已经把线上的软件已经布置好了,线下的硬件已经设计完毕了,所有的事情都完成了,那么COO就开始发挥它的作用了。
在我看来,COO也许就是另外一个CEO,因为项目落地后如何去开展,如何去做市场调查,如何去分析数据如何去采集数据等等,这一系列的工作都离不开COO。
因此最简单的团队就这么形成了,一个CEO,一个CTO,还有一个COO。
那么一个团队真的就这么规划了吗?其实远不如此。但对于创业初期特别是创业开始的时候,这三类人是必不可少的。
为什么我要先说人,而不是先说一个项目,或者说先说一个想法?
因为不管是投资人还是创业者,说创业本身所看重的永远都是人,而不是项目本身。
可能你会说找人不是很简单吗?我们在大学有那么多的朋友,找这些人不轻而易举吗?
也许在某些重点大学来说,找这些人真的非常非常的容易。但是对于普通的大学生来说,或者说只是有一点点创业念头的人来说,想要去找齐这些人真的非常非常的困难。
因为对于普通的大学生来说,他们在大学里面学的永远都是落伍、被淘汰的知识。能学到这些最先进的想法的人永远都是对这些领域感兴趣的人。
而在普通大学这一类人是非常非常少的,他们没有条件,没有导师,没有人带着他们学,而且外界又充满着各种的诱惑和干扰。
因此,可以说,在重点大学毕业想要创业的人会比在普通大学毕业想要创业的人要少走很多的弯路。
而恰恰掐死创业的永远都是这些弯路。
因此这个世界是很不公平的。
哪怕你已经找齐了人,已经有一个这样完整的团队,那么你也仅仅是跨出了创业的第一步。
那么创业的第二步是什么呢?有人说不很简单吗?一是找人二是找资源,那么创业的第二步不就是找资源吗?
如果你那么恭喜你,你离死亡也就不远了。
创业的每一步都要走得非常非常的小心,一步走错可能是整个创业机遇就消散了。
创业的第二步是整合你的团队,然后跟你的团队说你的想法是怎么样的,你想如何去践行你的想法,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技术?这个市场是怎么样的,你有什么样的目标?你该如何去达成你的目标以及你如何分配他们的工作等等……
也就是说在你早起你的团队之前,你的心里面,不仅是心里面,而是你手头上就已经有一份初步的创业计划书了。
这份你自己做的创业计划书里面包括了你的项目的主题你想要做什么?需要什么样的硬件设施?软件设施在什么样的市场里面要定什么样的位置?项目是基于什么样的原理?目前有多少竞争对手?他们的盈利模式是怎么样的?你的盈利模式是怎么样的?你的优势在哪里?你的可行性在哪里?会受到什么样的阻碍?你该整合什么样的资源和什么样的人合作?还有如果BAT抄了你的想法,那你该怎么去应对?
以及你这个项目所实施所需要的财务预算资金储备以及要如何的去融资?如何去盈利?什么时候能收回成本……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清楚。
是所有的问题都不是空想,而是由数据来说明,那么这些数据从哪里来?
于是乎创业最大的问题就出现了!第一个问题!
我不会告诉你说其实这些有些数据你可以从竞争对手那里去分析。
我不会告诉你项目的技术也是可以去参考的,需要用到app的地方,尽量的去看各类的app,然后把你需要的那些功能给整合出来,就形成了你想要的初步的模板。
我不会告诉你,你想要做的先下关于硬件那部分,其实必须根据现有的技术去增加或者删减一些功能,因为对于初期的创业者来说,你根本没有那么多的资金精力,还有人员和技术去创造一个新的东西。
我不会告诉你市场调查以及市场份额那部分可以根据近几年的政府公布的社会报告中的数据去分析整合,以及各种电商或者是互联网的相关网站所公布的数据去分析去归纳,因为当你的项目还没有投入市场的时候,你永远不会知道到底这些数据的真实性是如何的。但起码你根据各种你所需要的数据可以隐约都知道你这个项目所占据市场的定位……
其实在最初系来说,财务预算基本是可以忽略的,因为你现在手头上的这份创业计划书也只是你自己个人想法所产生的项目原型。
那么一个完整的一个确实可靠的创业计划书,需要经历多少次的所谓的初稿?
在我看来至少十几次。
如果你能把上述的都完成了,恭喜你,你完成了第一份的初稿。
那么你手头上了有了第一份初稿,有了一个初步的团队,团队里都是你的好朋友,都是你信任的人。
那么接下来你要把你的这份项目的初稿,你的所有想法都详细的告诉他们。
接下来的日子里要和你的团队不断的去把这份初稿变得越来越详细,于是便有了初稿二,初稿三,初稿四………
于是乎,从刚开始有你单一的想法就慢慢变成变成了,在技术那部分是技术基于你的想法而完善的具体的措施,在市场那部分会变成市场基于你的想法而作出的新的市场规划,然后财务也是,策划也是,运营也是……
当你的团队的每一个人和你拥有了共同的信念,那么他们将把他们的思想去融入这一份项目里面,那么项目将会变得越来越贴合实际,越来越真实。
那么当你和你的团队都已经完成了一个比较完美的方案的时候,这时候你可能就会想到说要去融资,要去创立公司,要去跟各个商家去谈判去合作………
那么恭喜你,可能你走到这一步的时候,没错,你又离死亡又进了一步。
任何切实可行的商业活动或者说商业策划,都必须经得起起推敲。
那么这个时候不要怕,把你的项目,把你的思想把你的思路和你身边的人去诉说,去讲给他们听。
把你们的项目跟你以前的老师你尊重的人,或者是你的朋友你的父亲,或者说是你父亲的同事,去告诉他们你想去做这么一件事情,你和你的团队想要去完成这样一个使命。
那么你将收获的是什么呢?
也许是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也许是安慰,也许是有新的想法融入,你碰到一百个人,将会有一百份不同的收获。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你一定会遇到和你志同道合的人,他们也许有资金,也许有资源,也许有人脉,他们曾经也想做和你相同的事情,只不过因为某些原因所搁置了。
因此,当你遇到这些人的时候,不要吝啬说出你的想法,并尽可能地把这些人融入你的团队,去壮大你的队伍。
慢慢你会发现你所要完成的创业三部曲,第一个找人,你的团队正慢慢的变得充实起来,以及所需要的资源,也在正在找人的过程中慢慢的累积了起来。最后,你们所缺少的人脉,这个项目落地的关键也许就在这一阶段,不知不觉就实现了。
好像创业说到这里也就结束了。
如果你想的那么简单的话,那么又恭喜你,你离死亡又近了一步。
当你有这样的一个想法,并把想法变成了一个项目,你又组织了你自己的团队,并把这个项目更加的实际化,以及你将这些项目和不同的人去诉说,吸收他们的想法,并吸纳了更多的人才。你有这样一个可以说是很庞大的团队的时候,好像感觉明天也许这个项目就可以落地了。
事情永远没有那么简单,创业十个当中有九个都会死,还有一个半死不活。
当你把这个项目说找到一个地方去落地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的想法还是太天真了。
你觉得你一直在做的是一个伟大的事业,但是其实这个世界上并不需要伟大的事业。
对于创业本身来说,创业本质上就是一个商业活动,他的目的就是赚钱。
你觉得你可以通过项目落地之后通过广告费,流量费,第三方的数据费去盈利,去养活你的所谓的团队,所谓的公司。
但是在项目初期的时候,你的团队,你的公司,以及很多你想不到的细节的部分都需要用到钱,我创业初期公司最缺的就是钱。
因此你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去调整你的创业,刚开始想的线上和线下相结合,因为考虑到线下铺设的地租,电费,维修等各种费用太过于庞大了,于是乎,你们就想着只做线上就好了,或者说先从线上开始,然后再回归线下,最后再把两者相结合。
但是在这个互联网横行的时代,想要去做一个线上的东西,实在是再简单不过了,没有竞争力可言的一个项目是迟早会死的。
也许你会想着如果我能把线上做的用户量很庞大的话,那么有这样的数据,我就可以去融资了。
想象永远都是美好的,但是现实永远都是残酷的。
那么接下来该怎么走?走在大街上的你又开始迷茫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