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016犯罪论•主观要件(二)

016犯罪论•主观要件(二)

作者: 长弓引 | 来源:发表于2023-03-28 10:24 被阅读0次

      罪过形式的区分

      罪过形式包括直接故意、间接故意、过于自信的过失、疏忽大意的过失、意外事件和不可抗力六种。

      直接故意:认识因素—必然或可能发生;意志因素—希望。

      间接故意:认识因素—认识到可能发生;意志因素—放任。

      过于自信的过失:认识因素—认识到可能发生,本应避免;意志因素:不想发生。

      疏忽大意的过失:没有预见到,但应当预见到;意志因素—不想发生。

      意外事件:认识因素—没有预见到,且无法预见到;意志因素—不想发生。

      不可抗力:认识因素—预见到,但无法避免;意志因素—不想发生。

      一、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

      1.直接故意:明知(必然或可能)+希望。积极追求危害结果发生。

      2.间接故意:明知(可能)+放任。

      注意:

      1.间接故意的认识因素,必须是明知可能,不能是明知必然,否则就属于直接故意。

      2.在责任程度上(可谴责性的程度),直接故意受谴责的程度更高。二者是位阶关系,直接故意处于高位阶,间接故意处于低位阶。因此,根据当然解释原理,一个犯罪能由间接故意构成,则一定能够由直接故意构成。

      二、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的过失

    (一)过于自信的过失

      指的是,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危害结果。模式:已经预见—轻信能够避免—发生危害结果。成立过于自信的过失,要求具有结果避免可能性。

    (二)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的过失的区别

    1.相同点:两者都已经预见到结果可能发生。

    2.区别:对结果发生的态度不同。过于自信的过失是反对结果发生的,间接故意是放任结果发生,就是无所谓的态度。

      三、疏忽大意的过失与过于自信的过失

    (一)疏忽大意的过失。指的是,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危害结果。模式:应当预见—疏忽大意—没有预见  —发生危害结果。

    (二)疏忽大意的过失与过于自信的危害过失

      区分标准:是否已经预见。疏忽大意的过失是,应当预见但没有预见危害结果可能发生;过于自信过失是,已经预见危害结果可能发生。

      四、疏忽大意的过失和意外事件

(一)意外事件

      指的是由于无法预见到的原因而发生危害结果。

      模式:无法预见—没有预见—发生危害结果。无法预见是原因,没有预见是事实。成立意外事件,要求缺乏结果预见可能性。

  (二)疏忽大意的过失和意外事件的区别

      1.相同点:都没有遇见到危害结果的发生。

      2.区分标准:有没有预见可能性。疏忽大意应当预见,也即有预见可能性。意外事件,无法预见,没有预见可能性。

      五、过于自信的过失和不可抗力

  (一)不可抗力。

      指的是,行为人已经预见会发生危害结果,但是由于无法抗拒的原因,导致发生危害结果。

      模式:已经预见—无法抗拒—发生危害结果。

    (二)过于自信的过失和不可抗力的区分

      1.相同点:两者都已经预见到危害结果可能发生。

    2.区分标准:有无结果可能性。前者有结果避免可能性,后者没有。

      最重要的内容是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的区别。

相关文章

  • 新刑法总则0504

    第七章 主观不法构成要件——构成要件之故意与错误 构成要件故意: 实现犯罪构成要件之知与欲 认知(知)与意欲(欲)...

  • 2020-11-05

    犯罪构成要件(其中之一分类):客观、客体、主观、主体 客体的法益:犯罪侵犯、刑法保护的利益 客观要件:特征:特殊主...

  • 违法性构成要件(一)

    前文已述犯罪论的内容包括两部分——违法性构成要件和责任性构成要件,构成了犯罪的认定体系。本文开始介绍犯罪成立条件。...

  • 2022.4.9刑法学习

    今天学习了:刑法论、犯罪构成、客观要件1(行为主体)和客观要件2(行为)。 刑法的关键:两阶层犯罪构成体...

  • 43犯罪论的一点想法

    看到了知乎上一篇关于犯罪三阶层和四要件的文章,叙述一遍再讲些自己的看法。 犯罪论体系并非刑法天然就必须具备的要件,...

  • 2022-04-17刑法-主观要件:事实认识错误

    在犯罪构成体系中,事实认识错误处在主观要件阶层,因此当考察案件是否属于事实认识错误时,意味着案件已经满足了客...

  • 非常复杂的刑法知识点——共同犯罪,听罗翔老师是如何讲解的吧

    共同犯罪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知识点,共同犯罪是第二种特殊的构成要件,也是一种修正构成要件,刑法中最复杂的试题,在总则中...

  • D7|刑法|正当防卫

    总则-犯罪论-客观(违法)阻却事由—正当防卫、紧急避险、被害人承诺、其他违法阻却事由 一、正当防卫成立要件 1.防...

  • 四要件体系和二阶层体系

    最近在喜马拉雅听柏神的课,关于理论体系这块儿讲解比较透彻,做一些笔记: 四要件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犯罪主体,主观方面...

  • 关于犯罪既遂标准的思考

    目前我国刑法学界关于犯罪既遂的标准有三种代表性学说:一是“犯罪构成要件齐备说”、二是“犯罪目的实现说”、三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016犯罪论•主观要件(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zbtddtx.html